到哪里,莫斯科吗?】
林逸刚想嘲笑弹幕愚蠢,要跑也是跑到斯大林格勒去,怎么跑到莫斯科时,秋风开口了。
“我们这撤退,其实还挺明智的。”
“与其在不利的地方和德军打一场然后送命,不如收缩力量,集中起来,抵御德国的进攻。”
“也不知道是谁下的这个命令。”
清小青打趣道:“秋风哥,有点太专业了……”
林逸调出后台数据,下达撤退命令的斯大林。
“是斯大林让撤退的,看来他清醒一点了。”
斯大林比美术生稍微强一点,没有让苏联士兵在阵地上一步也不许撤退,直到战死。
苏联的破地不好走,苏军走得恶心,德军追得也恶心。
只要不停下来等,没有被德军追上的风险。
那么,撤退的重点在哪里呢?
在一天下午的撤退中,一条河流出现了。
那时,伏尔加河。
在德军的步步进逼下,苏军战线相继后撤了150~400多千米,直到伏尔加河畔。
此时是1942年7月。
苏德战火燃烧到了伏尔加河畔。
大量的德军坦克轰鸣着冲垮了苏西南战区的层层防线,如同决堤的江河,在草原上肆意横行。
这一带没有高山峻岭,铁木辛哥的部队已无法阻挡。
成千上万的德军坦克像一股旋风从哈尔科夫向顿河弯南部刮来。
坦克所到之处皆是熊熊烈火,横尸遍野,瘟疫肆行,到处布满了鲜血,死亡、痛苦和仇恨。
苏军撤得走,但很多人是撤不走的。
当林逸他们撤到伏尔加河时,大河奔流的声音,仿佛是在叹息。
叹息苏联的命运。
同一时刻,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新任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上将正焦虑地向斯大林汇报战局,他困乏的双眼昏沉而没有光泽。
同样休息不好的还有斯大林。
他的双眼布满血丝,办公室里缭绕着烟雾。
斯大林已经焦虑到没有烟斗,无法思考了。
斯大林听着汇报,手里拿着烟斗在屋内缓缓踱步,前方的战报让人压抑、沮丧,甚至惊愕。
三个月前,斯大林对战局还充满乐观、自信。
但在这三个月中,却完全逆转了。
冬季期间节节败退的德军突然如潮水般涌来,从克里木到哈尔科夫。
苏军全线溃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