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的区域,德军大量增加无线电通讯流量,模拟大规模部队集结和频繁的指挥活动。
在真正的进攻主力A集团军群阿登森林的预定集结区域,实施严格的无线电静默。
这样,法国的“情报二局”侦测到北部的“热闹”和南部的“寂静”,自然得出结论:德军主力在北部。
二,德军故意让包含最初施里芬式的黄色方案细节的文件落入盟军手中。
1940年1月,一架德国联络飞机因天气迷航,迫降在比利时境内。
机上军官在销毁文件未果前被俘,比利时情报部门获得了部分文件,并很快与英法共享。
这份“意外获得”的“绝密”文件,完美地“证实”了盟军对德军主攻方向的预判,让他们更加坚信自己北上比利时的正确。
只这两项,就已经让观众惊叹了。
在一战的战争中,从来没有像是这样的情报战。
在战争前这样去运营情报!
这只是计划的一小部分。
清小青接着往下看。
三:在荷兰和比利时对面的边境地区,德军搭建了大量假营地、充气或木制的假坦克,假火炮、假飞机场。
从空中侦察看,这里俨然是庞大的进攻集团。
德军组织部队在北部边境进行频繁的、可见的调动和演习,制造紧张气氛和集结假象。
同时,真正向南集结的部队则尽量在夜间行军,严密伪装。
所以秋风每一次行动都是在黑夜。
在后勤方面,德军也没有落下。
做戏做全套!
德军在北部方向囤积和运输大量补给物资,制造为大规模进攻做后勤准备的假象。
而德军的情报措施还不止如此。
德军在法国以及盟军还安插了大量双面间谍。
德军利用被策反或控制的盟国间谍,向盟军情报机构传递关于德军“北部主攻”的“可靠”情报。
并且找人到处散布关于荷兰和比利时即将遭受大规模进攻的“谣言”,加剧该地区的紧张气氛,引导盟军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