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后燕兰若在三日后悄然乘坐马车离开了京城。~1/7/k^a^n¢w·e?n~x,u¨e..~c·o′m/她离开后,萧承谨才向忠勇侯府传递了消息,告知了燕兰若的行踪。
她离开的那天,悄无声息,未曾向任何人透露,只带上了杜嬷嬷。
在月光的照耀下,燕兰若坐在马车上,掀开车帘,凝望着灯火辉煌的皇城逐渐消失在视线中,她如释重负地叹了口气,却再也没有回头。
陆戚雪身怀六甲,车队因此缓缓前行。西夏的使者几次前来催促,沈言之却悠然自得地擦拭着长剑,剑光映照在对面西夏人的脸上,他语气平和却带着一丝挑衅:“贵国的各位大人,恐怕是等不到那个时候了?”
尽管他外表像个文弱书生,实则却是一位真正的杀神,无人不晓小沈将军的威名。被派来的西夏宦官目睹他擦拭宝剑,吓得双腿发软。
他紧咬牙关,背脊发凉,尽管沈言之的言辞显得狂妄,却也不敢有丝毫反驳,生怕自己的头颅瞬间落地。他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沈将军说笑了,我家主子只是担心路途中娘娘和将军可能遇到的困难,特来询问而已。”
陆戚雪刚刚读完萧承谨送来的信,得知燕兰若最终的决定,心情正感不悦,听后冷笑一声。
“本宫此次作为使者访问西夏,随行的有禁军和重臣沈将军的亲卫,若非有妄图挑起两国战火的宵小之辈从中作梗,本应无须有人急着前来送死。~微_趣-晓*说¢ *蕪\错!内\容·不知长公主殿下究竟在忧虑什么?”
宦官这才意识到沈言之身后的马车里有人,那声音清冷而从容,话语中透露出令人敬畏的威严,原来是一位女子。
沈言之目光冷漠,面对威胁,他连眼皮都不抬一下,手中的长剑迅速归鞘。在那杀意凛然的瞬间,他身上再也找不到一丝儒生的温文尔雅。
“大恒并非楼兰,即便在此地取你性命又有何妨?一个宦官的死,你认为你们的长公主会因此与大恒为敌吗?或者,即便这位大人真的来了,若是在途中意外失踪,那又与我们大恒何干?”
那宦官未曾料到以大国礼仪著称的大恒竟会如此霸道,一时间吓得脸色苍白,连话都说得颤抖:“沈将军……您若如此行事,长公主定不会就此罢休……”
轻笑声中,车帘被掀起,一只白皙而修长的手探了出来。一位年轻女子身披斗篷,步履轻盈地走下车。她面容如雪,目光流转间波光潋滟,然而,即便如此勾魂摄魄的美貌,也因那双平静之下隐藏的冷冽眼神,令人不敢直视。
初见昭妃娘娘,宦官便知那些关于她依靠狐媚手段上位的传闻纯属无稽之谈。她的气场强大,与沈言之相比毫不逊色。
她与长公主颇为相似。_卡¨卡`晓_说?蛧~ ^首·发_
宦官向来擅长察言观色,这是他们生存的要诀。于是他收敛了虚伪的笑容,先前的威胁感也随之消失,他低下头。
“奴才失礼了,长公主已在都城设宴,恭候各位抵达西夏都城。”
然而,无人回应他的话。
此次前来的宦官乃是长公主姜寰的亲信,他们带着试探的意图而来。最终,沈言之和陆戚雪给予了他们适当的教训。姜寰意识到这是大恒的警告,同时也达到了她的试探目的,因此她不再频繁地派遣使者前来催促。
于是,大恒的车队缓缓地抵达了西夏的都城。
西夏人的祖先源自游牧民族,他们逐渐定居于都城,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由于他们天生的骁勇善战和强悍的性情,西夏人吞并了周边的国家,逐渐成长为了一个能与大恒相抗衡的力量。
刚抵达都城门口,便有人在等候。
此次大恒来访的消息并非秘密,宠妃与边关将领的组合实属罕见,但西夏的民众似乎对此并不感到意外。
显然,西夏历史上荒诞不经的事件比比皆是,以至于这样的情况几乎引不起任何波澜。
场面盛大,西夏皇帝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安排了这场盛大的宴会,都必须以礼相待。派来迎接的使者并未惹出任何麻烦,在都城居民惊异的目光中引领着车队前往皇宫。
陆戚雪和沈言之先后进入大殿,身后紧随亲信,每个人都显得如临大敌。
曾经的太子殿下,经历屠城与坑杀后成功登基,这样的人物绝非君子,无疑是个极其棘手的策略对手。陆戚雪和沈言之都已提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然而,当他们真正见到西夏皇帝时,两人都感到有些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