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戚雪轻轻后退一步,目光转向萧承谨,询问道:“西夏?”
她素来机智,省去了萧承谨解释的必要。¢u~s^i-p′m~a*x!.¨c¨o+m?萧承谨微微颔首。
“没错,自从阿史那寒叶在边关从沈言之手中逃脱后,并未返回楼兰,而是直接转向西夏。大恒的密探传回消息,他一踏入西夏领土便有人迎接,确实是西夏长公主。”
这便意味着,从他留在京城的那一刻起,便是在西夏长公主的指使之下,甚至后来对陆戚雪的袭击也是由她策划。
陆戚雪感到有些困惑。
这些事件背后都有西夏的影子,但如今大恒国力更加强盛,西夏与大恒多年来相安无事,互不侵犯。西夏此举究竟意欲何为?
她蹙眉沉思,萧承谨轻抚她眉宇间的皱褶,柔声说道:“贺洺已经传信至西夏,要求他们交出阿史那寒叶。这件事总会水落石出的,你身怀六甲,切勿过度忧虑。”
并非过度忧虑,只是陆戚雪向来习惯于事前探明情况,以便有所准备和了解,避免完全陷入被动的局面。
她轻轻点头,不再纠结于此事。
西夏的变故来得突然,无人预料到阿史那寒叶会与西夏勾结,在京城制造混乱。此事在朝中引起高度重视,连续数日,御书房内官员往来不绝。贺洺和沈敬雪作为心腹,更是日以继夜地忙碌,陆戚雪多次见到他们都是匆匆忙忙的身影。
大恒并非草木皆兵。
西夏的建立虽不及大恒悠久,但其手段之狠辣,毫无纲常礼教的束缚,动辄便发动战争,且在战场上从不留下俘虏。这个原本弱小的国家,最终凭借其令人畏惧的残酷手段,使得周边国家纷纷避让。
西夏在历史上最令人不齿的一战,发生在与北方某国的冲突中。他们早早地在那个国家内部埋下伏笔,甚至不惜将西夏皇帝最宠爱的太子送去作为人质。这位质子忍受了十余年的屈辱,最终内外呼应,引导大军攻入。
屠城。
西夏军队连屠五城,直捣国都,整个皇室无一幸免,宗室及所有相关联的人员均未能逃脱,最终那位质子踏着累累白骨,登上了西夏的帝位,成为了现今的西夏皇帝。
阿史那寒叶与阿史那丹珠的事件几乎触及了所有大恒官员的底线,西夏试图复制那个导致国家灭亡的策略,企图逐步蚕食大恒。¢E.Z.小′税!枉? -免,肺/阅¨独~这样的悲剧一旦发生,血腥的气息将久久不散,那将是一片真正的尸山血海。
总的来说,那位曾经的质子,现在的西夏皇帝,无疑是个冷酷无情的狠角色。
我们必须激活西夏方面的间谍网络,以搜集情报。同时,边防部队需要警惕楼兰可能采取的阴险手段,加强巡逻和训练,随时准备对西夏采取军事行动。即便是朝中的武将调动,也需要重新规划。
连续几日,萧承谨都忙得不可开交,常常要等到陆戚雪入睡后才能处理完事务回到暄林殿,然后在陆戚雪醒来之前赶去上朝。
陆戚雪本想劝他稍微休息一下,不要过于紧张,但始终未能见到他,只能无奈放弃。
正当整个朝堂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时,西夏终于传来了回信。
贺洺对楼兰的态度并不友好,随时准备将其吞并,然而在给西夏的信件中,他却表现得相当客气。尽管如此,信中的言辞隐含着威胁:“若不交出人质,便是有意挑起战争。”显然,如果西夏真的为了阿史那寒叶这样一位并不重要的人物与大恒开战,必将遭到本国百姓的强烈谴责。
信件最终送达西夏皇帝之手,而回信的却是西夏的长公主。
长公主的回信语气中并未流露出任何不情愿,但消息却并不乐观。
她表示,人质可以归还,但自己不幸身患重病,无法亲自护送,只能将阿史那寒叶送到边境,由萧承谨派人接回。同时,长公主在西夏听说了大恒有一位冰雪聪明、机智过人的妃子,对此感到非常高兴,并希望这位受宠的妃子能以两国交涉的名义访问西夏。
西夏长公主萧昭,是先皇唯一的女儿,也是长女,自幼便受到宠爱。后来,她的弟弟,即储君,先是说服先帝假装战败,随后自愿前往敌国作为人质,内外呼应。他回国后,萧昭全力支持他登基为帝。新帝即位后,她被封为汝宁长公主,除了皇帝之外,她拥有最高的决策权。
此次邀请陆戚雪前往,她身为大恒皇室血脉的宠妃,难免让人怀疑其动机不纯。
萧承谨接过信件,怒不可遏,当场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