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史那丹珠自认为此事做得极为隐秘,除了幽格外无人知晓。即便是御膳房的厨子们也并不清楚究竟是谁接触过那些糕点。然而,她心中始终存有几分忐忑,担心萧承谨若将注意力转向她,真的会查出事情的真相。
萧承谨轻描淡写地扫了她一眼,似乎并未流露出任何怀疑:“朕尚未想到宫中何人会对她施以毒手,但既然她已被打入冷宫却仍遭此厄运,想必是结下了难以化解的深仇大恨。”
阿史那丹珠感到一阵轻松。
如今,众人都在传颂阿史那丹珠是陆戚雪的救命恩人,甚至因一次意外的巧合,将陆戚雪从冷宫中解救出来,几乎没有人会怀疑到她头上。
无论是陆戚雪还是萧承谨。
阿史那丹珠原以为这件事就此告一段落。
她此次前往暄林殿,一是为了试探陆戚雪,二是为了在暄林殿等候萧承谨,因此永安宫中的古方早已准备就绪。
萧承谨落座后,随意地询问:“你提到的这个古方,它的来源是什么?”
阿史那丹珠的动作微微一顿,随即若无其事地微笑。
“这个古方,是当年父王因操劳国事而大病一场后,母妃亲自前往外祖家,从医方中寻得的。父王服用之后,病情便得以痊愈。因此,嫔妾家中对此方极为珍视。此次来京,母妃也特地为嫔妾准备了一份,今日正好可以为皇上试用。”
萧承谨微微颔首:“你真是费心了。”
周礼亲自煎煮的药,呈上来时盛放在白玉瓷碗中,药汁呈灰色。
作为帝王,萧承谨的身体关系到国家大事,自然不能轻率对待,所有入口之物都必须经过太医院的仔细检查,才能供他使用。
太医首先从周礼手中接过药碗,用银筷轻轻蘸取一点药液,放在鼻下细致地嗅探,随后满意地点点头,将药碗摆放在萧承谨面前。
阿史那丹珠的神情略显不安,但既然太医已经确认了药的安全性,他便好奇地想要观察阿史那丹珠接下来的举动,于是毫不犹豫地端起药碗,一饮而尽。
为了预防任何不测,暗中跟随的不止一名暗卫。
阿史那丹珠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他将整碗药液喝完,心中的紧张感这才得以缓解。
她面带微笑地接过空药碗,递上手帕,并顺手递给周礼,说道:“皇上这里有我照料,周公公,你带人先行退下吧。”
她的话语周礼并未遵从,而是转头望向萧承谨,等待他的指示。
阿史那丹珠曾在暄林殿目睹周礼对陆戚雪的百依百顺,如今却遭遇了对方如此冷淡的对待,笑容不禁变得有些勉强。
幸运的是,萧承谨很快便点头同意,她这才稍微放松了表情。
她柔声说道:“皇上先休息一会儿,嫔妾感觉有些热,先去更衣,随后回来继续服侍皇上。”
萧承谨点头应允。
阿史那丹珠步出殿外,突然回头望向殿内的萧承谨,嘴角勾起了一丝志在必得的微笑。
阿史那丹珠刚离开,萧承谨的面色立刻变得阴沉。
他眉头紧锁,显得有些困惑。
尽管太医检查过那古方并无异常,阿史那丹珠似乎并未在药方中做手脚,难道她真的只是邀请自己来永安宫坐坐?
然而,她现在与外敌勾结,先是企图除掉陆戚雪,接着又让自己对沈言之失去信任,甚至可能打算将这位边关大将调离,这样的野心怎会就此罢休。
不,背后肯定还有其他计划。
他面色阴沉,目光扫过窗外遮天蔽日的大树上摇曳的枝桠,意识到那里潜伏着暗卫,心中稍感安慰。
不久之后,阿史那丹珠果然换了一身装束出现。
她身着一袭浅蓝色的纱衣,轻盈而清凉,露出纤细的腰肢和修长白皙的小腿,比她初次抵达京城时的装束更加引人注目,每一步都仿佛步步生莲。
萧承谨心中暗想,难怪。
看到她的打扮,萧承谨突然明白了她的意图,不禁感到头痛欲裂。
阿史那丹珠嘴角带着微笑,丝毫没有羞涩之意。
此时,天色已近黄昏,天气并不晴朗,厚重的乌云遮蔽了所有的阳光,外面的风也渐渐大了起来。
她亲自走向几扇透光的窗户,逐一关闭,并熄灭了烛火。四周一片静寂,显然阿史那丹珠已经更换完衣裳,并遣散了外面的守卫。
她转身关上门,吹灭了最后一盏摇曳的灯烛,刹那间整个殿堂陷入了一片漆黑,只能隐约辨识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