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娘请放心,皇上特意派遣了几位太医,未来将悉心照料我。*5*k?a_n+s¨h¢u~.^c?o^m~我并无大碍,孩子也安然无恙。”
昨晚一得知夜宴上发生意外,应氏几乎被吓昏,急切地想要前往太医院探望陆戚雪,却遭到了殿中侍卫的阻拦。
皇上整夜未眠,守在陆戚雪身边,应氏也不敢前去打扰,只能从昨晚一直等待到现在。
陆戚雪安抚了她几句,随后让雾棉带应氏回偏殿休息。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尽管陆戚雪极不情愿服药,但一想到腹中的孩子,她还是忍着不适,勉强将药喝下。
直到章开云再次为她诊脉,确认胎儿目前平安无事,她终于可以暂时摆脱那些苦涩难耐的药物。
她对这个孩子变得更加小心翼翼。
原来应氏本打算近日返回,但萧承谨的一句话,传到宁博远耳中时,他心知肚明。
应氏恐怕不再受他控制了。
经过深思熟虑,他提笔写了一封信,寄给了萧承谨。
既然萧承谨坚持要留下应氏,那么双方不妨各让一步。
只要萧承谨愿意将陆涵容接回宫中,他便不再坚持要接回应氏。
萧承谨欣然接受,决定利用中秋佳节这个时机,宣布容妃回归宫中。
次日,陆涵容的车驾便迫不及待地驶入了宫门。
此次夜宴中的刺杀事件影响深远,连民间都对此议论纷纷。
萧承谨并非心软之人,他下令彻底调查期间,所有参加贺宴的官员和亲王均不得离开京城。_4?3~k-a′n_s_h!u′._c\o¨m^从皇宫的主人到掖庭的宫女,无一例外都接受了审查。
他首先从皇宫内部开始调查,随后才转向外地来客。这种先礼后兵的策略,即便萧承谨的调查再严格,也难以留下任何破绽。
他清楚,与自己利益关系最大的无疑是几位亲王,因此私下也安排了人手严密监视他们。
陆戚雪受伤后,便不再关注外界事务,她遵循章院使的建议,每天多晒太阳,经常外出散步,饮食也保持清淡。
她腹中的孩子似乎在闹腾,以至于连应氏亲手制作的点心也无法下咽,孕吐反应非常强烈。
此次陆戚雪挺身而出挡剑的事件,在各宫中引起了广泛的议论。
她怀孕尚不足三月,胎象尚不稳定,却依然不顾生命危险,勇敢地救下了萧承谨。
人们纷纷议论,陆戚雪对皇上情深意重,甚至不惜以命相搏。
芍药听到这些流言后,进来向陆戚雪报告时,她正悠闲地坐在水塘边的椅子上,不时地撒一把鱼食进去。
十几条红鲤鱼争先恐后地涌上来,它们那漂亮的鳞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陆戚雪懒洋洋地说:“就是要让他们去传,传得越广,将来对我们越有利。”
没想到,连太妃也听说了这些流言。
太妃的轿辇抵达暄林殿时,陆戚雪正待在房中,欣赏着应氏为孩子绣制的衣服。+6\k.a!n?s¨h\u,._c¢o/m+
应氏长期受到主母顾氏的压迫,仅凭一手精湛的绣工维持自己与陆戚雪的生活,因此她的绣艺相当出色。
陆戚雪在一旁托着下巴,观看她一针一线地绣制孩童的衣物,脸上浮现出淡淡的微笑。
突然,芍药神色慌张地从外面走了进来。
“贵人,太妃娘娘驾到,现在就在外面。”
陆戚雪立刻站起身,应氏见她脸色不对,急忙询问:“雪儿,发生了什么事?”
她不清楚太妃来访的意图,但从芍药的语气中可以察觉,太妃与陆戚雪之间可能并不和睦。
陆戚雪平复了情绪,安慰她:“姨娘放心,我去看看情况,您就留在这里。”
随即,她带着芍药快步向外走去。
应氏感到一阵忐忑,不由自主地停下了手中的活计。
刚到正殿,便意外地遇到了太妃携随从走来。
陆戚雪连忙恭敬地行礼,心中疑惑太妃此刻前来究竟有何用意。她刚俯身行礼,太妃身边的容嬷嬷便笑容满面地走上前,轻柔地扶她起身。
“贵人身负伤痕,又怀有身孕,太妃实在不忍心您行此大礼。”
陆戚雪感到一丝意外的宠幸,抬头望向太妃,只见她平日里冷峻的面容此刻显得柔和了许多,见陆戚雪望来,轻轻点头示意。
进入殿内,雾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