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亮剑:我要吃鸡,系统却让我吃鸡 > 第123章 达摩克利斯之剑下的妥协

第123章 达摩克利斯之剑下的妥协

几天后,国民参政会于嘉陵江畔的城池如期举行。^萝/拉¨暁^税\ -已/发¢布~蕞,鑫~彰′劫^

与以往会议前的喧嚣和各派系间的纷杂动向不同,这一次的会场,弥漫着一种格外肃穆而凝重的气氛。与会的各界代表们,无论是中央要员、地方势力代表,还是无党无派的爱国人士,大多沉默寡言,鲜少像过去那样热烈交谈。他们眉宇间藏着思虑,彼此间的互动也变得格外克制。

所有人都默契地避而不谈数日前那令天地为之色变的恐怖爆炸。然而,那朵冲天的蘑菇云,以及随之而来的、仿佛来自天外的警示,却如同无形的巨石般压在每个与会者的心头,让空气都显得格外滞重。

会议的核心议程,出乎所有人意料地转向了“如何凝聚所有能够凝聚的力量,巩固抗战阵营,以民族之战为先,众志成城,共渡时艰”。这个在不久之前似乎还流于形式和口号的议题,此刻被前所未有地推到了最中心、最紧迫的位置。

会议进程中最受瞩目的环节,无疑是最高统帅的公开讲话。\墈?书/屋*晓¢说_蛧~ ^勉.肺?悦^读`

他身着深色正装,神情肃然,步伐沉稳地走上发言席。台下,数百双目光聚焦,其中交织着期盼、复杂、审视与一抹难以言说的松动。

他调整了一下麦克风,没有像外界预想中那样,首先展开一番尖锐的批判或指责,而是以一种深沉甚至哀伤的语调开了口:

“诸位同仁,诸位代表同胞,”声音通过扩音器清晰地传递到会场每个角落,“自东瀛贼寇举兵犯境以来,我西万万同胞己历经三年有余浴血奋战。国土日削月割,黎民流离受苦,国家之艰危,实乃数百年未有之困局……”

他回顾了抗战初期的惨烈与牺牲,痛切陈诉了侵略者的暴行,言辞恳切,情感真挚。

就在众人屏息,以为他即将将话题转向“内困”时,他却做出了一个极具转折意味的姿态。

“……值此民族存亡绝续之秋,任何源自内部的纷争与龃龉,皆是伤及国本、误国误民!任何令亲者痛而仇者快的自我消耗,都是民族之殇,绝不可取!”

他的声调陡然变得激昂而坚决,带着不容后退的决然:

“我,在此郑重宣告并承诺:自即日起,政府将竭尽全力整合资源,平息歧见矛头。_4?3~k-a′n_s_h!u′._c\o¨m^所有力量,统一指向倭寇!所有意志,聚焦日寇之敌!”

虽然他没有片言只语提及那次空前的示威性袭击,也没有提到那项曾经酝酿却被无形扼杀的对内计划。但台下的每一个人,无论是谁,都无比清晰地理解了他这番表态背后那份迫于巨大压力的决断——那柄不知从何而来、悬顶欲坠的利剑,己让任何其他选择都失去了空间。

这虽非正式的对日宣战声明,但在抗战的整体局面上,无疑代表了一种令人震撼的艰难突破与方向转变。

话音落下,会场先是陷入短暂的沉寂,随即爆发出雷鸣般持续而热烈的掌声。

许多与会的社会贤达、各方爱国将领,一时难掩激动,乃至眼中泛起泪光,长舒一口气。他们长久奔走呼吁的团结对敌局面,尽管是以如此突兀的方式降临,但终究,曙光初现了。

而坐于前排的边区代表中,几位核心领导人物始终保持着沉稳平静。他们目光深邃地注视着台上正在发挥言辞的最高统帅,神情未有波澜。对于这一结果,他们先行预见也提前洞察,深知这份意料之外却又突然而至的“团结”表象,绝非凡俗之力的触动,而是来自更为强大的现实法则制约与震慑。

会议达成的关键一致迅速通过各地报章与广播传遍华夏大地,触动了每一处抗敌前线的神经。

西北战线指挥部。

在略显简陋的指挥室内,一台老旧的收音机发出沙沙杂音,吃力地传递着来自南方都市的重要讯息。

当收听到那句“平息歧见矛头,所有力量统一指向倭寇”的关键承诺时,正伏案研究地图的李云龙猛地抬头,重重一掌拍在桌面上,响声惊人。

“嘿!这才像话!”老李咧着大嘴,笑得像个孩子,“非得挨顿揍才老实!我看他以后还敢不敢跟咱们耍横!”

指挥部里的其他首长们,也都露出了会心的笑容。虽然过程充满了惊险,但结果无疑是好的。一场可能导致民族分裂、让抗战事业陷入深渊的巨大危机,终于得以化解。

陈天明站在窗边,他没有加入众人的庆祝。他仰头望着万里无云的蓝天,仿佛能穿透云层,看到那架静静停放在广场中的黑色神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