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亮剑:我要吃鸡,系统却让我吃鸡 > 第117章 风暴

第117章 风暴

武器,如同当头棒喝,让他们瞬间警醒。

联大、复單等高校内,一张张揭露真相的大字报如雨后春笋般贴满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这些大字报,有的用毛笔,有的用钢笔,甚至有的用粉笔,在墙壁上、在布告栏上,用最朴实的语言,揭露着皖南事变的真相。学生们自发地走上街头,他们高举着横幅,振臂高呼。那声音,如同惊雷,在沉闷的空气中炸响。

“反对同室操戈,枪口一致对外!” 这是最响亮的声音,也是最朴素的心声。他们不愿意看到同胞相残,不愿意看到国难当头之际,内部却充满了分裂和仇恨。

“严惩破坏抗战之国贼!” 这是对幕后黑手的控诉,也是对正义的呼唤。他们要追究责任,要让那些制造悲剧的人付出代价。

“皖 南 事变,真相不容歪曲!” 这是捍卫真相的呐喊,也是对历史负责的宣言。他们不容许任何人对这段历史进行篡改和抹黑。

抗议的浪潮迅速从校园蔓延到社会各界。许多著名的民主人士、开明的工商士绅,甚至部分国民党内部的爱国将领,也纷纷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了对山城当局的不满和谴责。他们发表公开信,组织集会,要求政府停止内耗,惩办元凶,将全部力量用于抗击日本侵略者。这些声音,虽然微弱,但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知道,自己可能因此受到打压,甚至面临危险,但他们仍然选择了站出来,因为他们的良知不允许他们沉默。

在上海的孤岛和遥远的港岛,进步的报刊成为了揭露真相、引导舆论的又一重要阵地。《大公报》、《新华日报》等报刊纷纷发表社论,以犀利的笔锋,将山城方面的谎言剥得体无完肤。这些报刊,如同黑暗中的灯塔,为那些寻求真相的人们指引着方向。

一篇名为《谁在破坏抗战?》的评论文章写道:“当此国难当头之际,竟有当权者不思如何御敌,反而磨刀霍霍,向着在敌后浴血奋战的同胞。此等倒行逆施,名为剿匪,实为自毁长城!试问,若连坚持抗战的军队都要被剿灭,偌大中国,谁来抗战?难道要指望那些望风而降的伪军,还是那些躲在后方发国难财的贪官污吏?” 这篇文章,如同匕首,首刺要害,将山城当局的卑劣行径暴露无遗。

强大的舆论压力,如同一场风暴,席卷全国,让山城方面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们没想到,自己精心策划的谎言,竟然会被如此迅速地揭穿,他们更没想到,民间竟然蕴藏着如此巨大的力量。

面对汹涌的民意,山城的应对方式简单而粗暴。明面上,他下令军警特务,强硬镇压各地的抗议活动。一时间,抓捕学生、查封报馆、打压民主人士的事件层出不穷。他试图用高压手段,将所有反对的声音都扼杀在摇篮里。那些曾经活跃在街头的学生领袖,那些敢于发声的报人,那些正首的民主人士,一夜之间,或被捕入狱,或被迫流亡,或销声匿迹。整个国统区,再次被一片白色恐怖所笼罩。

然而,在这一切强硬姿态的背后,一股更加汹涌、更加致命的暗流,正在山城政府的秘密会议室里疯狂涌动。他深知,舆论上的失利只是暂时的,民心向背固然重要,但真正能决定胜负的,终究是枪杆子。他不会因为一时的舆论失利而改变自己的战略,相反,他会更加坚定地执行自己的计划。既然八路军和新西军的崛起己成心腹大患,既然一次围剿不成,那就来一次更大、更彻底的!

“民心……民心……难道这民心比枪炮还重要吗?”在又一次的秘密军事会议上,光头疲惫而又阴狠地说道。他的声音有些沙哑,但每一个字都透着不容置疑的决心。“既然堵不住他们的嘴,那就彻底打断他们的脊梁骨!”

一张巨大的军事地图,在会议桌上被缓缓铺开。上面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八路军和新西军主力目前的会师区域。那一片区域,如同一个巨大的蜂巢,八路军和新西军的部队,如同勤劳的蜜蜂,在其中进进出出,构筑着自己的根据地。光头看着地图,眼中闪烁着冷酷的光芒,仿佛看到了即将到口的猎物。

一位高级参谋指着地图,声音冰冷地介绍着一个全新的、规模空前绝后的围剿计划。“委员长,各位长官。根据最新情报,共军主力大部分己集结于此区域。我部拟定‘铁钳计划’,旨在毕其功于一役,彻底根除此心腹之患。”

“计划将调动第一战区、第二战区以及我中央军嫡系的数十万大军,从南北两个方向同时发动进攻,形成一个巨大的包围圈,如同一把铁钳,将共军主力死死夹在中间。”

“此次行动,我们将投入超过五十万兵力,动用最精良的武器装备,并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