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怎么可能这么容易上当?”
苏言冷静回应:“根据反恐数据,超过 70% 的劫持事件最终因内部矛盾而瓦解。”
“强攻反而容易激发恐怖分子的死战决心。”
“但你的方案建立在太多假设上!” 张谨轩不依不饶,“如果次声波没效果呢?如果他们不内讧呢?”
“那就执行 B 计划。” 苏言早有准备。
“当恐怖分子内讧时,他们的注意力己经从人质转移到彼此身上,这时候强攻的成功率会提高至少 40%。”
“我的方案核心是创造最佳强攻时机,而不是完全依赖心理战。”
李千义眼睛微眯,随后爽朗一笑:“苏言的方案不仅考虑到了战术层面,更深入到了心理层面。”
“现代反恐不仅仅是枪法准不准的问题,而是谁能掌控对方的心理。”
张谨轩哑口无言,脸色铁青地坐回座位。他握紧的拳头在桌下微微发抖
接下来的理论比赛中,苏言继续展现出惊人的战术天赋。
每一道题,苏言的解决方案都让裁判席上的专家们惊叹不己。
白发苍苍的陈卫国教授多次摘下眼镜擦拭,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李千义的表情也从最初的严肃逐渐变为难以掩饰的欣赏。
“这小子哪来这么多奇思妙想?” 海军工程学院的领队低声感叹,“这些方案连教科书上都没有。”
“不是奇思妙想,” 周振辉听见了,忍不住插话。
“是跳出框架的战术思维。他看到的不是问题本身,而是问题背后的规律。”
说这话时,周振辉的脸上洋溢着难以掩饰的骄傲。
几位其他军校的教官围过来,半是恭维半是真心地称赞:
“老周,你们这次可是捡到宝了。”
“这学员是你亲自带的?有一套啊!”
“回头给我们传授一些经验啊,我们也来学学。”
周振辉摆摆手,强压住上扬的嘴角:“理论只是理论,明天还有实操呢。那才是真刀真枪的较量。”
但他心里清楚,苏言今天的表现己经创造了历史。
国防大学从未有任何学员能在理论比赛中如此全面碾压对手,更何况苏言还是个一年级新生。
上午的比赛结束时,李千义走上主席台做总结发言。
他锐利的目光扫过全场,最后停留在国防大学的区域。
“今天的理论比赛,我们看到了一些令人惊喜的表现。” 他的声音不大,却让整个大厅鸦雀无声。
“特别是国防大学的苏言学员。”
“他的战术思维代表了现代战争最需要突破的方向 —— 不是更强的火力,而是更聪明的打法。”
全场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苏言。
那些曾经轻视这个新生的目光,现在充满了敬畏和好奇。
连一向高傲的张谨轩也不得不承认,苏言今天的表现无可挑剔 —— 但他紧握的拳头和紧绷的下颌线暴露了内心的不甘。
“下午休整,明天进行实操考核。” 李千义最后宣布,“记住,战场上没有重来的机会。”
“今天的优秀表现值得表扬,但明天的实操也同样重要。解散!”
人群开始散去,各校学员三三两两离开多功能厅。
周振辉走到苏言身边,难得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干得漂亮。今天可是给咱们国防大学长脸了。”
“走,先去吃东西。”
“好。” 苏言笑着答道。
两人随着人流走向餐厅。
苏言不知道的是,在他们离开后,一名少校匆匆走到李千义身边,低声汇报:“一切准备就绪,就等明天了。”
李千义点点头,目光深远:“好。我很好奇,那个苏言在真正的‘意外’面前会如何应对。”
他回想起苏言今天的一系列惊艳表现,嘴角微微上扬,“通知下去,按‘红色方案’准备。”
少校敬礼离开,李千义站在原地,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下巴上的疤痕,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