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晚清之帝国最强恶少 > 第116章 大连开埠

第116章 大连开埠

泞,策马而行倒也顺畅。

然而,当一行人抵达目的地时,眼前的景象让王士珍、陆建章、吴鼎元三位新晋参谋惊得差点从马背上摔下来!

“司令……这……这就是您说的那个五百来人的小渔村?!”

陆建章指着前方,声音都有些变调。

只见原本在地图上都标注着荒滩的地方,此刻一片热火朝天!

海边大片土地被平整硬化,铺设了灰白色的水泥地面。

一条长长的木石结构码头,如同巨臂般伸向大海,足以停泊中型货船。

码头旁,一排简易却整齐的红砖房矗立着,挂着“大连港务处”、“银河码头”、“西海货栈”,“东海关金州分关”等牌子。?零+点·墈·书· `已*发.布′醉,欣·彰*洁.

堆积如山的煤炭、水泥、砂石料,甚至还有来自新加坡的沥青,散发着浓厚的特有焦味,无声地诉说着工程仍在继续。

沿海岸线,一条宽阔的土路正在铺设路基,路旁是喧嚣的工地。

各种进口的蒸汽设备在轰鸣之中开动,远近视线内己经竖起了巨大烟囱,空气中弥漫的硫化味道,极其的赛博朋克。

己有数栋采用砖石砌筑的西式小楼拔地而起,显露出不凡的气度。

更远处,一座山丘上,飘扬着铁血十九星旗的徐家山炮台昂然而立,黑洞洞的炮口遥指海天。

而原本的小渔村,如今炊烟袅袅之处,何止千户?

往来穿梭的,不仅有渔民,更多的是工匠、力夫、商贩……俨然一个新兴的滨海小镇!

“司令!”

一个身着厚棉袍、头戴狗皮帽的年轻人小跑过来,正是此处工地负责人唐杰臣。

他努力想行个军礼,动作却透着商人的圆滑,显得有些滑稽。

“称呼没错,但军礼就免了。”林镇东翻身下马,将缰绳丢给身后的陆建章,拍了拍唐杰臣的肩膀,海风将他大衣的下摆吹得猎猎作响,“杰臣,辛苦了!这冰天雪地的,盯在这里不容易。”

“嗨,司令您这话说的!跟年初开荒那会儿比,这算啥?”

唐杰臣搓了搓冻得通红的手,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当时那才叫难!荒滩一片,连个能靠大船的浅滩都没有,全靠小舢板驳运,风浪大点就心惊胆战!能有今天这模样,全赖您谋划得早,现在银子砸得足,工期进度也快!”

他的话,正好解答了身后三位参谋心中最大的震撼——原来司令早就在此布局!这份未雨绸缪的深谋远虑,令人叹服。

“会更好的!”林镇东负手而立,眺望着蔚蓝却透着寒意的渤海,语气斩钉截铁,“此地,注定要成为比肩香港、上海的东方大港!唐总,带我们转转。”

“得嘞!趁这会儿日头好,风小些。待会儿太阳偏西,那海风能刮得人脸生疼!”

唐杰臣应道,在前引路,“司令您看,左手突出来的那片黑礁石,像不像个香炉?本地人叫它香炉礁,再往北去是梭鱼湾。咱们脚下靠东这块内凹的平静水域叫黑嘴子,这一大半圆形的海湾统称为大连湾,是天然的避风锚地!”

林镇东则随后对众人补充道:

“此地唐初此地称为三山浦,得名与东面的三山岛,唐中叶改为青泥浦。这青泥洼桥、香炉礁、甘井子、大孤山、梭鱼湾就像咱们平时使用的褡裢,中间开口,两边有袋,故名褡裢湾。

所以在金州地方志中皆称其为大连湾,李中堂在光绪西年考察建港之后上奏将此地与旅顺口合称旅大!”

“还是司令您博学多才!”

“我也是随便一说。”

林镇东暗自腹诽,免得后人穿凿附会,非说取自俄语“达里尼”的谐音,实际上早就存在,只是没有行政建制,但在清中晚期的海图,地图上都是有准确标注。

这就和烟台一样,此刻也非行政建制,虽属登州福山县,但商埠在烟台山脚下的芝罘湾。

李鸿章起初也考虑在大连湾设港,但觉得出口宽阔,无险可守。

营口河道常年淤塞,冬季冰封,也不行。

驻德公使许景澄、御史朱一新力荐胶州湾,认为其“内连运河、外控南洋北洋”,战略价值更高,琅威理也非常认可。

关键是那边毛都没有,最近的城镇要么胶州,要么即墨,距离较远,一切从零开始成本太高,隧放弃。

旅顺口有八旗水师,基础仍在,天然鱼护形状。

威海卫有刘公岛天然防波,风浪较小,于是此二港为最佳选择。

唐杰臣继续指向繁忙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