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新创的《江南公报》。
“沪上报馆虽多,但市井流言纷扰,官府竟无疏通之路。”牛文卿解释办报缘由,“朝廷邸报只供官员,并不流通。办此公报,旨在速告政情民情,以安民心。”
当然了,之所以选择他,除了留美幼童的同学推荐,还有一个原因是他的连襟宋嘉树经营着印刷厂,一并委托代为印刷即可,若是再领购印刷机,那得到猴年马月了!
“如此看来,钦差大人倒是个改革派?”莫理循试探。
“新晋至此,不敢妄断,但大人锐意求新,不拘小节,是实情。”牛文卿谨慎应答。
“这样就更加有趣了!”
莫理循感慨着,但见管家引着一个大额头,厚嘴唇的年轻人送了出来,竟然还有更早的!
看来这钦差并不好当啊,这么早都有人来求见。
“牛兄,就此别过。”
“卓如慢走,不送!”
牛文卿简单拱拱手告别,显然也不是多么熟悉。
这时管家才引着他俩来到餐厅。
管家这才引二人至餐厅,林镇东正陪着几位举止文雅的宗室子弟用早膳,甚至没有回避。
“来,来,一起吃饭。!”
桌上摆着清粥,包子,油条等简单中式早餐,也有牛奶,面包和培根卷,煎蛋的西式风格。
“钦差阁下就吃这个?”莫理循不禁诧异。
“不然呢?难道要吃龙胆凤髓?!”林镇东笑问道。
“我研究过贵国制度,钦差每天餐食标准为5两银子,而普通人家一月收入2-3两。况且您昨天一晚上就花掉了十多万两,相比而言……确实过于俭朴了。”
“昨日不管花多少,是我个人掏腰包,最主要的是花出去的都能赚回来。”
林镇东摇摇头,“今日餐食,是公费,能省则省。按照制度,除了一应随行,兵丁,还有三十仆人照料起居呢。如今国库空虚,我若依旧按照制度来行事,便是浪费公帑,私和公还是要严格区分的。”
“阁下公私分明,令人敬服!”
“你这洋马屁以后少拍。”林镇东笑道,“有疑惑可以问,其余时间做好记录见闻,我不会阻碍你发表刊载。”
得此保证,莫理循心中一宽,安然用膳。这正是他求之不得的。
早餐之后,林镇东便轻车简行,只带两名侍卫和他二人前往城南的高昌庙,与休斯领事,上海道台等人在门口汇合。
莫理循的钢笔在记录本上不断写着此行的见闻。
清国人对权力的服从似乎刻到了骨子里,尽管江南制造总局的工人衣衫褴褛,蓬头垢面,表情麻木。
但这位钦差大臣却从餐桌上的悲天悯人反而变得有些熟视无睹,仿佛看不到一样。
在上海道台和一众英籍技师的介绍下饶有兴致的参观各个厂房车间。
莫理循在身旁不断皱眉,不是因为他无法忍受这厂房里散发的硫磺和润滑油的特殊气味,而是明明这些英国人在故意夸大成绩,而钦差却是频频点头,予以赞同和夸奖。
连他这个外行人都能看得出来,睿智的钦差竟然毫无察觉,或许是他根本对工业生产,机械制造一窍不通?
“休斯领事,江南制造局从无到有,再到远东第一兵工厂,全靠贵国的技术支持啊!”林镇东感慨道,“我既然是代表皇帝陛下巡视地方,就不能空手而来!为了鼓励各位工程师,不如仿照西方惯例,增加年花红激励如何?”
“钦差阁下的认可,是我大英帝国的荣耀,若能得到嘉奖,定能鼓舞士气,也能全身心投入到江南制造局的生产之中!”
休斯满面红光,极有面子。
总工程师菲利普斯,枪炮总监罗德瑞克,冶金总监哈特曼,船舶总监威廉朗则是纷纷大喜,他们的年薪最少得也有4000两一年,多的则是8000两。
不管再给多少,都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来到远东就是为了赚钱而来的,谁会为钱过不去呢?
“感谢钦差阁下赏赐!”
纷纷表达出对钦差的“敬意”!
“付出总有收获嘛,这是你们应得的,而且应该成为定例!”林镇东摆摆手大度道,“那就按照西历,岁末之月领取双倍年薪!休斯领事?您看如何?”
“你真是贵国最慷慨的大臣!”休斯都跟着咋舌,这也太豪气了。“我一定会推荐更多工程师来华效力!”
反观人群外的中方工程师,则是目露鄙夷之色,对这位钦差的行径咬牙切齿却又不敢发作,只能用起伏不定的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