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西药、染料、机械设备进出口,亦是焦炭供应巨擘。
慎昌洋行大班威廉:专售枪械弹药及铁路钢材的军工复合体代表。
德华银行大班弗朗茨:新入沪的德资银行,资历尚浅。
法商相对低调:
洋行有利名、立兴、玛昌,多依托教会背景渗透。
法资银行法兰西银行、东方汇理银行,借滥发“西贡纸”套取中国生丝茶叶白银,年流失千万两。
英资实力最为雄厚:
三巨头:怡和洋行约翰·麦凯、沙逊洋行雅各布·沙逊、汇丰银行托马斯·杰克逊。
太古洋行大班萨缪尔:航运与怡和争锋,更掌控华南糖业命脉(太古方糖闻名遐迩)。
天祥洋行:掌控生丝出口的大鳄。
银行势力:麦加利银行、有利银行,虽不热衷政府信贷,却是印中贸易结算枢纽,并托管众多教会基金,以“营建教堂”为名大举圈地。
这些洋行通过华人买办,通过长江航道的大动脉,不断汲取着这座古老帝国的养分,而京师的中枢们还在做着上国天朝的大梦而不醒,着实是令人感觉讽刺。
夜色深沉,各国领事才在排场中驾临。
上海开埠以来,二十余国在此设领事馆,冒险家乐园名副其实。
英国领事馆近在咫尺的苏州河畔,其他领事也多聚于虹口,路程本短,晚到只为彰显身份。
最先现身的却是位矮个子。
他一身剪裁合体的英式燕尾服、灰色羊绒西裤,浓密唇须下眼神锐利而难掩一丝自卑,反复整理衣装才拾阶而上——日本驻沪总领事浅田孟显。
随后,葡萄牙、比利时、丹麦、荷兰、瑞典-挪威联合王国等欧洲国家领事鱼贯而入。
重量级人物英国领事休斯与掌控帝国财政命脉的海关总税务司赫德爵士,不出意料地压轴登场,意图昭然若揭。
待宾客落定,正主方以更矜持的姿态翩然而至。
一辆悬挂杏黄龙旗的精美马车缓驰而至,门童恭敬拉开车门。下来的人,却让众人瞠目结舌——
但见来人内着白色织锦圆领袍,腰束镶嵌银玉的革带,悬一柄象征身份缠着明黄丝线的短刀,头戴黑色镂花高璞头,足蹬柔软鹿皮靴。
这全然是盛唐贵胄的风流气象,哪里寻得见半分满清官服或旗装的影子?
身后三个孩童,亦皆作唐朝童子装扮。
这场景,惊得门口列队相迎的上海道台、县令等官员下巴差点掉在地上!
亏得林镇东一个眼色递来,众人才强压震撼,惴惴侍立。
须知清廷“剃发易服”严令虽主施于汉人,然自乾隆以降,深恐满人汉化过甚,遂明令禁止旗人着汉服——尽管雍正、乾隆皇帝自己暗地里也颇好此道。
林镇东此举,实为异数。这副华丽夺目的唐装,在洋商领事眼中,更是与平日所见青玄死板的清朝官袍形成强烈反差,一时皆现错愕之色。
他们皆闻钦差归国后多着洋装。
此刻着装,无疑是最鲜明的立场声明:
若穿西装:意味此行偏重融通,态度相对温和。
若穿顶戴补服:则显官威赫赫,公事公办,私下可议价。
这身堂皇唐装……用意何在?
唯有日本领事浅田孟显,眼中瞬间燃起近乎狂热的认同光芒——那刻在骨子里血脉基因几乎让他纳头便拜,一眼便认出这正是梦寐以求的盛唐衣冠。
林镇东从容踏上高台,目光扫视全场,朗声道:“先生们,女士们!欢迎光临今晚的盛宴。鄙人林镇东,奉旨代天巡狩,兼理会办铁路与通商外交诸事。”
他顿了顿,语气转为更私人化的热忱:“但今晚,我们不谈公事!此宴一为与沪上政商精英把酒言欢,二为恭贺这‘和平饭店’开张大吉!林某,也是小小股东之一嘛。”
他微微抬手,引众人视线望向高悬的牌匾:“和平饭店——顾名思义,为和平而来。唯愿上海永葆和平繁华!”
“诸位皆知,我留学三载归来之人。在海外……”林镇东话锋一转,目光灼灼,“无论华商聚居区,皆称‘唐人街’;华人游子,普世皆被呼作‘唐人’!”
他声音陡然拔高,充满自豪与力量:
“《左传》有云: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
“我大清,承华夏正统衣冠礼乐!今日借此良机,愿与诸邦挚友共赏唐时风仪——”
“请看!这,就是唐人应有的风骨与气象!”
余音在大堂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