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嬷嬷笑盈盈说:“回禀老爷,是青姨娘的兄长在会试中中了第二名。”
国公爷脸色大变。
每三年一次的秋闱,每省举人仅数十人,而春闱会试更是精英中的再筛选,全国举人数以万计参加会试,最终录取不过 300 余人,前五名相当于在 “万中挑一” 的基础上再取 “百里挑一”,是全国范围内经层层考核的 “文曲星” 级人物。
曾经最让天下惊叹的连中三元“文曲星”,便是他的儿子。
现在儿子小妾的兄长,居然能在会试占第二名,这己经是相当了不起了的成绩了。
既然能中会试第二名,那就望在殿试中冲刺前三甲……
状元,榜眼,探花,任其中一样,他出门都能横走着。
倒不是这些名头会比爵位更显赫富贵,而是一种能力的体现,看长远,看未来。
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国公爷自然想要这样优秀的门生,助自己在朝堂更上一层楼。
“那青姨娘不是孤儿吗?”国公爷急问。
陶嬷嬷笑笑说:“详细的,老奴也不清楚,得问夫人与青姨娘。”
说着她便行了一礼,进了玉华院。
陶嬷嬷来禀报, “夫人,姨娘,叶公子中了会试第二名,方才小厮看了榜,特意回来禀报的。”
青栀激动得差点要尖叫。
忍住,一定要忍住。
她是感觉哥哥这次考试肯定能上榜,想过前三十名,但怎么也没想过能挤进前三名。
国公夫人问陶嬷嬷:“可有人仔细打点报喜的人?”
“有的,周嬷嬷都安排好了。”
“好好好。”
青栀不由喜极而泣,拿着帕子抹眼泪。
国公夫人握着青栀的手拍了拍,“我早就料到了,你二哥是个刻苦聪明的孩子,如今有这样的成绩,你该高兴才是……”
“妾身是太高兴了才如此,若无夫人与世子倾力相助,便无兄长今日,请受贱妾一拜。”
青栀要给国公夫人跪下,国公夫人扶住她,“傻孩子,你兄长有今日,是他的努力,也是你这个妹妹的托举,是你们该得的。”
这时候去而复还的国公爷咳了咳,国公夫人奇怪,“老爷不是要忙公务,怎的又去而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