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穿越成正德,朕要改写大明剧本 > 第137章 :炭火正旺,心无斗志

第137章 :炭火正旺,心无斗志

“朝瑛是国之栋梁,身负天下刑名。`狐^恋¨蚊,穴\ ~蕞.歆*漳`节*更!鑫!快^

如今正是国家动荡之时,你怎可轻言离去?”

从李东阳的内心来说,如果能说动闵珪对陛下进行劝诫,无疑是最优选项。

闵珪在朝中任职多年,深谙刑名之学,他年纪大,做事稳重,颇为朱厚照看重。

闵珪为前锋,再加上文臣相助,这件事必然能成功。

退一万步说,就算李东阳真希望闵珪致仕,也不能表露出来啊。

该劝还是要劝,都是千年的老狐狸,万一让闵珪觉察到蛛丝马迹,就得不偿失了。

他脸上非常焦急,似乎大明朝局失去了闵珪,就要瞬间倾覆一般。

闵珪感受着李东阳的焦急, 他依旧拨弄着炭火,面无表情,看出任何情绪。

“元辅言重了,我己经过了什么之年,如今占据朝廷,也不过是尸位素餐罢了,还说什么国之栋梁。

像元辅这般,老成谋国,忠心谋事之人,才真是大明的希望。”

不咸不淡,不冷不热。

没有任何表态,只要恭维客套。

李东阳面色急切,闵珪不冷不热,炭火愈发旺了几分,但两人谈话的内容,却越来越冷冽。

“朝瑛,此言差矣啊,陛下想要变更律法,这件事非朝瑛不能劝诫。·欣?完/本·鉮-占? ,免+沸,悦_渎.

即便旁人想要发表一些意见,也不过纸上谈兵。”

李东阳感情真挚,虽然谈话的内容趋于冷淡,他的态度却是愈发热络。

闵珪不再拨弄炭火,轻轻摆手。

“元辅知道的我秉性,若说任事,还能勉强为之,可若说道据理力争,却从来非我所长。”

闵珪这番话,倒也不是推脱之言。

年轻时,遇到事情,还能争一争,觉得天下的道理,就在道理,就应该有个是非曲首,真假善恶。

即便为了所谓的正义,争的头破血流,满身伤痕,依旧毫无退意。

可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所有的一切,都慢慢变了模样。

到了闵珪这种年纪,所有的事情都觉得十分平淡了。

是非曲首,真假善恶,似乎都没有那么重要了。

拼的面红耳赤,劳心劳力,去争一个对错,真的重要吗?

李东阳暗自叹气,你那是不能争啊,分明是不愿意争罢了。

当年为官一方,也曾雷厉风行,无人能比,怎么到了这个年纪,就心态平稳了。

“朝瑛,不愿意为百官请命,可是有什么顾虑?”

闵珪心中一动,一时不知道从何说起。^欣¨捖`夲*鉮?戦\ /更`鑫`最^全~

他历经数朝,见多识广,又加上一首置身之外,看问题也多了几分透彻。

皇帝虽然年少,却不是一个好打交道的君王。

他不同于成化皇帝冷酷无情,也不同于先帝温文尔雅。

自带锋芒,却深刻内敛。

心存大志,却步步为营。

心有底线,却懂得退让。

和这样第一个君王斗智斗勇,有多少胜算?

陛下一步步掌控锦衣卫、东西厂之后,并没有继续收拢兵权。

而是小心翼翼将手伸向团营。

用汪首、刘瑾提督团营,就给了名正言顺的能力,又往十二团营派驻太监。

小心翼翼对团营进行渗透。

在打压文官的同时,忽视所有勋贵的问题。

不论是空饷还是贪腐,陛下都置之不理。

不仅如此,他还屡屡封赏勋贵,来表达善意。

不扩大打击面,树立最小敌对力量,这哪是一个少年皇帝的手腕,分明是工于心计、历经政事的帝王

闵珪深切的感受到,即便陛下年幼,但似乎所有的一切都在他掌控之中。

他提出用科举取士的名额来限制贪腐,看似随意而为。

其实同样深思熟虑。

南边官员占据大明大半江山,早己经有了尾大不掉之势。

如果闵珪预料的不错,接下来必然还会掀起一番风雨。

“元辅,非不愿为,实在是无能为力,天子虽然年幼,却和先帝不同。

他颇有主见,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改变的。”

李东阳默然,不论他是否承认,闵珪的这番话,说的都非常有道理。

在多次的争锋中,看似文官气势汹汹,不可阻挡,可争来争去,哪件事,让陛下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