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处置,若再把汪首召回京城,大明朝政将再无平静之日,到时候真是误国误民了!”
李东阳情绪激动,激情彭拜的说了大半天,朱厚照依旧平静淡然,不动声色。
从李东阳的表情看,汪首这个名字,的确在文官心中留下了不小阴影。
要不然也不会让沉稳得体的李东阳,脸上出现几分慌乱。
“阁老的话,朕都记下了,朕虽然年幼,也知道凡事为了大明江山社稷考虑。”
李东阳慷慨激昂说了半天,朱厚照都在不冷不热淡淡应对。
仔细琢磨两人的对话,通篇下来都是官话、套话。
两人说话都是模棱两可,谁也没从对方口中得到想要的答案。
鸡同鸭讲,不知所云。
李东阳暗自思忖,按目前朱厚照的反应,他根本就试探不出有用的信息。
既然不能为,就只能作罢。
躬身行礼,向朱厚照告辞。
走之前,李东阳看了朱厚照一眼,有些意味深长。
自从日讲过后,李东阳就明显感受到朱厚照的变化。
在温和平静的外表下,似乎不可名状的深邃。
有时候,他都在思考,这真的只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吗?
等李东阳离开后,朱厚照看向站在殿内的亲卫,决定在给内阁上点眼药。
“张仑,你与保国公是亲戚,对保国公最是熟悉。
你来给朕说说,保国公当真像李阁老说的那样不堪吗?”
朱晖是前保国公朱永之子,朱永的继室娶的正是张懋亲妹妹。
从这层关系来说,张懋是朱晖的舅舅。
张懋奉命掌中军都督府事,朱晖总督右军都督府,权柄极重。
朱厚照想要对付文官,从一开始就把勋贵作为拉拢的主要对象。
先帝在时,兵部全面插手团营事务。
经历这些年,虽然不能说兵部己经完全掌控了团营,但可以肯定的是,兵部己经在团营中掌握着不俗的力量。
一旦自己不断触及文官的底线,朱厚照担心他们会狗急跳墙,行不轨之事。
如今能够在团营制衡文官的,只有张懋和朱晖。
所以朱厚照从一开始,就把拉拢张懋提上了日程。
如今张懋在自己的劝说下,己经倒向自己。
朱厚照还需要一股力量,对文官进行强有力的攻击。
而这个人,最合适的人选,就是朱晖。
刚才在自己引诱下,李东阳对朱晖极尽污蔑之词,这番言论张仑必然会传到朱晖的耳中。
朱厚照可以预想,朱晖听到这些言论会有怎样的反应。
“陛下明鉴,污蔑,这是污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