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兵权。
此后就是文官掌政事,武人控兵权。
土木堡之变后,于谦建立团营,大明朝京城的军队,第一次掌控在文官手中。
英宗夺门之变后,处死了于谦,废除了团营,军权重新回到勋贵手中。
后来宪宗即位时,虽然恢复了团营,但掌控的京营的依旧是勋贵。
弘治皇帝即位后,经过文官不懈努力,弘治皇帝同意让兵部提督团营。
可团营在勋贵手中,己经过了许多年,里面关系错综复杂,根深蒂固。
再加上弘治皇帝晚年受到奸人蛊惑,对文官的信任大大降低。
兵部虽然不断向团营派出人手,但若要说完全掌控团营,却有些夸大。
如今团营准确说的是受到两方势力节制,一方是兵部,另一方就是勋贵。
政治斗争,说到底争的是权力,是利益。
而权力和利益的最重要的来源就是军权。
陛下即位之后,不断派刘瑾等人接管老营,想来就是为了接管团营做准备。
想到这里,刘健恍惚间,觉得自己对陛下有些轻视。
陛下虽然年幼,虽然行为孟浪,但目的却丝毫没有错。
没有军权在手,所谓的权势就是一个笑话。
就像如今的锦衣卫,虽然牟斌是名义上最高领导。
可锦衣卫实际权力却在张鹤龄、张延龄兄弟手中。
或者更准确的说,是在那位名义上身居后宫、不理政事的张太后手中。
“我等经历了数代,才掌控了京营的部分权力,当今陛下想要拿走,哪有那么容易?”
谢迁脸露喜色。
“听元辅的意思,是准备让百官向陛下请命了?”
“仅仅请命,恐怕难让陛下屈服。”刘健眼神闪过一丝冷冽,“宾之,有劳你给应宁去一封信吧!”
看到刘健提到了应宁,李东阳知道,刘健己经准备反击了。
应宁是杨一清的字,他与自己当年同在黎崇门下求学,感情深厚。
这封信自然由他来写最为合适。
“谨遵元辅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