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还没有亮,刘健就早早起床。
自从朱厚照即位后,刚开始还算勤勉,能够维持早朝的形式。
可随着时间推移,他被刘瑾等人蛊惑,日渐玩乐,竟将早朝抛之脑后。
这几日,内阁上书,陛下才同意了恢复早朝制度。
停止了一段时间的早朝重新恢复,让这次早朝显得极为隆重。
刘健刚入宫门,就听到一声问好。
“元辅,您早啊,几日不见元辅,元辅愈发精神了。”
刘健借着灯笼下的光,顺着声音看去。
正是御史台左御史张敷华。
张敷华出身名门,其父张洪,身为御史,随英宗出征。为救皇帝,身先士卒,杀敌无数,最后因寡不敌众,被也先擒获,坦然赴死。
张敷华虽因其父的功绩,进入的国子监,可他品行高洁,政绩突出,颇受文官赞许。
“公实说笑了,我年过七旬,诸事繁杂,愈发疲惫,早就有了含饴弄孙之心。
可一想到先帝临终时,将陛下托付与我,我不得不强打精神,处理政事。”
“元辅是我大明朝的支柱,若元辅回去致仕,进入内阁之人很有可能会是焦芳。
若真是到了那个时候,大明的天,可真要塌了。”
“此人功利之心太盛,且毫无风骨,若不能将焦芳扳倒,必然会后患无穷。”
“元辅所言极是,他也勉强算个读书人,真不知道,这些书他读到了哪里?”
刘健眼神中有些轻蔑,心中冷笑。
他粗陋无学,个性阴狠,算个屁的读书人。
若读书人都像他这样,大明天下也将没有任何希望。
不过这番话,刘健并没有说出口。
若自己也说出这般粗陋无品的话,岂不是与焦芳相同?
“弹劾焦芳的事,都安排好了吗?”
“元辅放心,己经安排妥当。”
两人说话间,己经到了午门。
此时的午门己经站满了密密麻麻的朝臣,他们他们按照官职大小,有序排开。
众人见刘健前来,都躬身行礼。
“阁老!”
“拜见阁老!”
……
……
刘健缓步向前,一首走到队伍最前头,才停下脚步。
他抬头看了一眼天色,回头看向李东阳。
说道:“时辰己经到了,为什么还没有诏命过来,不会跟上次一样,陛下贪玩误了时辰吧。”
李东阳应道:“元辅放心,刚才王公公就派人前来,告知陛下正在更衣,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进去。”
刘健还想说话,只见到一个尖细的声音喊道:“百官入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