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历代先祖的名讳在牌位上无声肃立。供桌之上,早己摆满象征敬畏与祈求的祭品:
三牲: 硕大完整的煮熟的黑毛猪头(象征富足)、昂首挺立的红羽大公鸡(象征家宅兴旺)、体态丰腴的乌江鲤鱼(象征鱼跃龙门、吉庆有余)。
五谷: 饱满金黄的稻谷、沉甸甸的麦穗、浑圆的黄豆、红艳的高粱、饱满的粟米,盛于古朴的陶盘。
时果: 本地山间采摘的冬桃、柑橘、饱满的核桃、栗子,象征山野的馈赠。
清酌: 三杯自家酿造的、醇香扑鼻的包谷酒。
香茗: 三杯用山泉冲泡的、雾气氤氲的苦丁茶。
粢盛: 新蒸的、堆成尖塔状的白米饭。
素馔: 炸制的豆腐果子、金黄的糍粑、新鲜的时蔬。
冥资: 厚厚一叠精心折叠、象征财富的金银元宝纸钱。
爷爷在供桌前站定,王沐晨侍立一侧。大爷爷、二爷爷、三爷爷及王纯发等族老,肃立其后。殿外广场上的全族男女老幼,面向祠堂大门,屏息凝神。
王纯发高唱:“净手——!”
有族人端上盛着清水的铜盆。爷爷神情庄重,仔细地净了手,用洁白的毛巾擦干。
“上香——!”
王沐晨递上三支粗长的、特制的祭祖高香。爷爷双手接过,就着长明烛火点燃。青烟袅袅升起,带着松柏特有的清香。爷爷双手高举香束,对着神龛上列祖列宗的牌位,深深三揖。每一次弯腰,都缓慢而沉重,带着无尽的追思与敬仰。随后,他将香稳稳地插入硕大的青铜香炉之中。
“献礼——!”
爷爷在王沐晨的协助下,亲手将代表三牲的猪头、公鸡、鲤鱼,郑重地摆放到供桌最中央的位置。接着是五谷、时果、清酌、香茗……每一样祭品,都带着全族人的心意,被恭敬地呈上。
“跪——!”
随着王纯发悠长的唱礼声,祠堂内外的所有王氏子孙,无论男女老幼,在爷爷的带领下,齐刷刷地向着列祖列宗的牌位,虔诚跪倒!六百多人同时跪拜,青石板上发出沉闷而庄重的声响。祠堂内烛火跳跃,香烟缭绕;祠堂外暮色苍茫,山风低吟。
“叩首——!”
“一叩首!”
爷爷带着全族人,额头深深触地。
“再叩首!”
“三叩首!”
每一次叩首,都是对血脉源头的追溯,对祖先筚路蓝缕的感恩,对家族传承的庄严承诺。许多老人眼中含泪,额头触碰着冰凉却无比亲切的青石板,仿佛能感受到先祖留下的温度。
“兴——!”
众人缓缓起身。
“恭读祭文——!”
王纯发展开一卷用大红洒金纸写就的祭文,苍劲的声音在肃穆的祠堂内回荡,饱含深情:
“维公元二零零西年,岁次甲辰,腊月三十,吉日良辰。
不肖子孙王富裕,率阖族老幼男女子孙,谨以清酌庶馐、香烛冥资之仪,致祭于王氏列祖列宗神位前:
赫赫始祖,肇基黔山!筚路蓝缕,拓土开疆。沐雨栉风,薪火相传。恩泽绵长,没齿难忘!
今逢盛世,国泰民安。仰赖祖德宗功,沐晨孙儿,远渡重洋,克绍箕裘,创立星晨伟业,名扬寰宇,光耀门楣!然其虽身居海外,心系故园,未敢忘本!斥巨资,修通衢,建广厦,兴庠序,惠泽桑梓,福荫乡邻!更于今日,率我全族血脉,共聚于新祠之下,告慰先祖:吾族枝叶繁茂,瓜瓞绵绵!
今祠宇焕然,广场新辟。全寨老幼,新衣华彩,齐聚于此。此情此景,皆赖先祖荫庇,沐晨反哺之功!富裕耄耋之年,得见此盛景,慰藉平生,死而无憾矣!
伏惟列祖列宗,在天之灵,歆享此筵!护佑我王氏子孙,身体康泰,学业精进,事业腾达,家宅安宁!护佑我钟山故土,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永享太平!
大礼告成,伏惟尚飨!”
祭文读罢,提及“沐晨孙儿…心系故园…惠泽桑梓”时,爷爷的声音哽咽,老泪纵横。殿内殿外,许多族人亦忍不住低声啜泣。王沐晨站在爷爷身后,望着那在烛光中微微颤抖的苍老背影和神龛上肃穆的牌位,心中百感交集,眼眶发热。
“奠酒——!”
爷爷接过王沐晨递上的酒杯,将清冽的酒液缓缓洒在供桌前的地面上,敬献先祖。
“奠茶——!”
再次将温热的苦丁茶倾洒于地。
“焚帛——!”
王纯发将那份饱含深情的祭文和厚厚一叠金银元宝纸钱,放入殿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