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
你要知道正常人的耳朵里是有2万个听觉感受器,人工耳蜗最多也就24个电极。
转化率是很低的。
所以,能听见声音就己经非常不错了。
但这个声音和我们正常人听的声音是不一样的,这个很难跟你形容。
特别是像你姐姐这种情况。
我说实话她就算做了手术,她听见的声音大概也是这样的。”
医生特意给结弦做了一个实验。
先用一个老式录音机将正在播放的电视声音录下来。
然后又拿来一个老式的麦克风,将话筒对着录音机。
随后离开这个房间,在另外一个房间听,跟话筒连接破烂音响发出的嘈杂音。
没错,有很多杂音。
除了很小的人声以外,音乐伴奏一点也听不清楚。,微¨趣-晓·税¨ ~醉′薪\章\结_庚·薪,快?
更关键是硝子在6岁之前一首没有好好去听声音,所以她的脑袋里对声音完全没有概念。
人工耳蜗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如果不能在幼年期植入,后天做,完全就是浪费钱。
医生又告诉结弦,半价手术费是1万,耳蜗12万。
并且还要承受两个星期左右的手术痛苦,且手术后还没有完。
每年要调一次机,不调机,效果会变得很差。
如果更换电池频率高的话,一个月还要花100块钱买一盒电池。
听了医生的话,当时结弦心里是非常绝望的。
哪怕等自己参加工作了能挣到钱,姐姐的耳朵也是回不来。
都怪那个可恶男人。
对于亲生父亲,西宫结弦是一点好感也没有。
哪怕他有一丁点的责任感,这个家庭都不会走到现在这个地步。
破碎的家庭,不幸福的童年,这些事让结弦对外界异常敏感。
同时她也很极度渴望爱,所以将姐姐当成了唯一的寄托。
为了不让姐姐产生自杀的念头。
自购的相机,拍摄各种各样的动物尸体,让姐姐看看死亡有多么可怕。
她经常逃课不上学,有时候也不回家。
因此,岩泽、文人的故事都格外让女孩共情。
岩泽消失的时候,结弦哭得稀里哗啦。
硝子还以为妹妹也跟自己一样被人欺负了,一番交谈后,才得知是一本书《天使心跳》。
岩泽的故事,同样让硝子十分感动,同时她也更加好奇所谓的——音乐。
岩泽的音乐到底是怎么样的,她唱完最后一首歌,大家到底是什么感受。
小时候的硝子在路上看到戴耳机的人,摇头晃脑一副很陶醉模样,她无法理解这种行为。
不过她现在可以把这个等同感受于别的东西。
好吃的蛋糕,美丽的夕阳,还有自由自在的鲤鱼从指尖滑过的触感。
味觉,视觉,触觉。
这些感官上,最棒的感受,或许就是音乐的魅力吧。
虽然能想象到这种程度,可硝子还是无法感知,声音在一定节奏中,发出的美妙声响。
声音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呢?
声音是不是跟画画一样?
硝子为了说话,是摸着外婆的喉咙,还有妹妹的。
感受声带的震动。
或许就跟画画一样,它是有形状的。
只是用眼睛看不见,必须用耳朵去听。
这种看不见的形状或许就是音乐。
硝子努力去想象音乐,毕竟妹妹给她带这个东西就是希望自己能开心。
可是哪怕换了质量好的助听器,她听见的依旧还是,这十几年内听见的声响。
模模糊糊的,人在说话。
除此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能够感知到。
歌词倒是能通过播放器看见。
「最珍贵的宝物」,这首歌是写给文人的吗。
好合适。
如果自己有一天死了,希望去那个世界。
岩泽本来也失声了,去了死后世界就恢复了正常。
说不定自己去了,也能听见真正的声音。
就当硝子想着这些事的时候,一旁的结弦比划着手指:“姐姐,你己经听完了两遍了哦。
怎么样?”
“很好听哦。”硝子手语。
“好听,具体好听在哪?”结弦依旧不死心的问。
就好像她经常晚上做梦,梦见了姐姐能听到她的呼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