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又传来马蹄声,另一名信使匆忙入帐:"启禀总领,朔州方向探马来报!"
"又有什么消息?"张叔夜问。
"朔州城内金军调动频繁,似乎在加固城防。而且,有大批伤兵从北面退入城中。"
这下众人更加疑惑了。
"伤兵?"韩世忠敏锐地抓住了关键,"从北面来的伤兵......"
"莫非是兀术、宗翰的残部?"种师中猜测道。
张叔夜点头:"极有可能!看来河东的败绩,确实对金军影响巨大。挞懒收缩兵力,朔州加强防务,这些都说明金人己经感到了威胁。"
"如此说来,"梁红玉兴奋道,"我军北进的时机己经成熟?"
"不错!"韩世忠拍案而起,"金人士气低落,正是我军乘胜追击的好时候!"
"诸位稍安勿躁,"张叔夜摆手道,"虽然时机有利,但北伐之事关系重大,还需等岳飞来了,大家一起仔细商议。′咸·鱼/墈*书,王· `毋?错\内¢容\"
"也对,"种师中点头,"毕竟岳飞手中有神武右军主力,而且他对火器战术最为熟悉。"
"那我们现在该做些什么准备?"韩世忠问。
张叔夜想了想:"传令神机营,加紧操练攻城战术。另外,让后勤部门统计粮草军械,为北伐做好物资准备。"
"末将这就去办!"韩世忠应声而去。
"还有,"张叔夜又道,"种将军,你熟悉北方地形,可否绘制一份详细的行军路线图?"
"老夫立刻着手,"种师中拱手道。
"红玉,"张叔夜看向梁红玉,"你帮忙统筹一下军中医疗物资,北进路上难免有伤亡。"
"妾身明白,"梁红玉点头。
安排完毕,张叔夜重新坐下,心中却在盘算着更大的计划。
与此同时,距离太原府八十里外的山道上,一支五百人的骑兵队伍正在急行军。
为首的正是岳飞,身旁是李霜筠,后面跟着牛皋、王贵、张显和五百神武右军精锐。
"元帅,"牛皋催马上前,"按照这个速度,今夜就能到太原了。"
岳飞回头看了看队伍,众人虽然风尘仆仆,但精神尚佳:"人马都还撑得住?"
"没问题!"王贵大声道,"弟兄们都想早点到太原,看看那神机营的厉害。"
"那霜筠呢?"岳飞关切地看向李霜筠。
李霜筠虽然面带疲色,但依然坚持道:"妾身没事,能坚持到太原。"
"辛苦你了,"岳飞柔声道,"到了太原就能好好休息了。"
"元帅,"张显忽然问道,"这次会师,都有哪些将领参加?"
岳飞想了想:"据我所知,应该有张总领、韩将军、种将军,还有梁夫人。至于别的,到了就知道了。"
"韩将军我倒是久仰其名,"王贵道,"听说他勇武过人,在河东立下大功。"
"不止勇武,"岳飞道,"韩将军用兵如神,是难得的将才。"
"那梁夫人呢?"牛皋好奇道,"一个女子,怎么也参加军议?"
李霜筠听了,有些不悦:"怎么不能?妾身不也是随军的?"
"这个......"牛皋挠头,"末将不是那个意思......"
"梁夫人可不是一般的女子,"岳飞解释道,"她不但有勇有谋,而且深通兵法。韩将军能有今日成就,梁夫人功不可没。"
"原来如此,"牛皋恍然,"那霜筠姑娘到时候和她见面,一定很有趣。"
李霜筠脸上浮现一丝期待:"妾身确实很想见见这位梁夫人,看看她是如何在军中立足的。"
"你们两个到时候可以多交流交流,"岳飞笑道。
正说着,前方忽然出现一队人马,为首的举着太原府的旗帜。
"停!"岳飞举手示意队伍停下,警惕地看向前方。
牛皋策马上前查看,片刻后回来禀报:"元帅,是太原府派来迎接的人马,为首的是神机营的一名校尉。"
"哦?"岳飞有些意外,"张总领倒是有心。传他过来。"
很快,那名校尉被带到岳飞面前,恭敬行礼:"末将神机营校尉李德林,奉张总领之命,前来迎接岳帅!"
"有劳了,"岳飞点头,"张总领现在情况如何?"
"回岳帅,张总领一切安好,正在大帐中等候岳帅。韩将军、种将军他们也都在。"
"那就好,"岳飞道,"前面路况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