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不过请告诉我你的名字,还有你看上了什么商品?”马蒂斯问道。
年轻人尴尬的一笑,然后赶紧道:“失礼了,先生,我叫鲁里克,我想贩卖雷纳德式步枪,而且我会尽力帮你们推销火炮的。”
很显然,年轻的商人没有固定的军火渠道,否则不会来商行进货。
马蒂斯当然不可能给他正规渠道的价格,稍作思考开出了价格:“九五折,我能给你出售价的九五折。”
这就相当于是回扣了,而不是正经的贸易。
鲁里克自然不满意这个价格,他赶紧说:“先生,我不是在白浪角贩卖,我准备将货物运输到海马港贩卖。”
海马港是更靠北的港口,属于殖民地开拓的最顶端了。
马蒂斯回忆着自己对海马港的记忆,那是一个相当简陋的港口,常住人口可能只有几百人,更多的捕奴者、冒险家。
“如果你是去海马港贩卖,我给你八折,等你证明了自己的信誉,七折。”
这就是正规渠道的价格了,甚至省去了金山镇到这里的运费。
不过考虑到鲁里克的体量,这种优势几乎没有。
“好,我要十支步枪!”鲁里克兴奋的说道。
他置办不起体面的服装不是因为没钱,只是想将钱省在刀刃上。
交易很快达成,塞巴斯蒂安商行顺利开张。
然后就是零零碎碎的小笔生意,以及本地一些小商人到处推销带来的小笔订单。
不过马蒂斯最关注的不是这些利润,而是着手建立商业网络。
商行一边培养自己的人手,主要做上级的经销商,一边扶持鲁里克这种人。
信息落后的时代,妄想将生意下沉到最下层,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到时候臃肿的体系滋生的腐败,就能让商行得不偿失。
控制中间渠道,将三到五成的利润散出去,培养鲁里克这样的盟友,建立销售渠道体系,才是明智之选。
这样能够保持产品终端的竞争力,顺便还培养了鲁里克这样的盟友。
在马蒂斯的耐心经营下,商会的出货量逐渐增大,单件商品的利润远不如零售,但是市场竞争力和总利润节节攀升。
举一个例子,像鲁里克这样的终端商人,一开始只是贩卖枪支,渐渐的在马蒂斯的指点下,开始贩卖衣物、食品、杂货这样的日用品,甚至皮鞭、铲子、锄头这样的生产工具。
只要赚钱,没有什么生意是不能做的。
鲁里克很快翻身,赶在其他竞争对手之前,先一步积攒了原始资金,然后在海马港开了一家店面。
这不,再次出现在马蒂斯面前,他己经换了一身新衣服,并且兴奋的说:“马蒂斯先生,这一次我要订购三门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