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行动,苏雨林、雨娟带领各自的护卫原地不动。!s¨a!n¨y¢e\w\u-./o/r·g-
秦子墨与苏雨荷,分别带着各自的护卫,来到乌拉城。这里没有城门,只有用铁丝网连成的栅栏。每一个通过的人,首先要交10文钱,还要经过大胡子的检查,所以他们没有携带任何武器。
8个人拉开距离,分散前行。再往里走,便来到乌拉城的集市,人们拿着各式物品进行交换买卖,有的也首接用银子购买。
走了一圈后,苏雨荷发现这里的布匹、羊毛织品都很便宜,特别是一些银饰品,既便宜又好看。更让她喜出望外的是,竟然买到了墨镜。看来此地颇为发达,这东西在国内根本买不到,于是她一口气买了100副……
集市上的奶制品,如奶酪、奶饼、奶糖,还有油炸食品都有人购买。苏雨荷凑过去,用当地语言打听价格、讨价还价,也分别买了一些,大家边走边吃。
秦子墨凑过来,十分羡慕地问道:“你怎么懂当地语言?”
“大公鸡教我的。”她轻声回答。
苏雨荷心里暗想:“有什么奇怪的,这才展露一点,姐前世可会十几种国家的语言呢。”
说着,他们走到一个卖馒头包子的铺子前,只见那里排着长长的队伍,人们都在等待买包子馒头。′w¨o!d^e?b~o-o!k/s_._c_o/m*苏雨荷好奇地走过去打听价格,发现馒头五文钱一个,包子八文钱一个。她心里感到奇怪,这里的东西为什么卖这么贵?县城里馒头才卖两文钱一个,包子也不过三文钱。或许是这里的人平时净吃油炸食品,偶尔吃到蒸制的面食,就觉得格外好吃。
突然来了三个大胡子士兵,跟老板讨价还价。苏雨荷站在旁边听得真切,原来他们是为士兵采购。士兵问老板手里还有多少,老板说馒头、包子一样只有80来个,士兵表示全包了,并且说明天还要一些。
苏雨荷来到一个卖糖果子的商贩摊前,一边帮忙卖糖果子,一边打听这里一个摊位每天需要交多少钱。商贩告诉她,一个摊位每天要交100文钱。
就这样转了两圈,接近中午,众人在一个小吃摊前坐下,各自找好座位,点了喜欢的吃食,不紧不慢地吃着。
苏雨荷和秦子墨坐到靠墙的一角,二人边吃边聊。“刚才我看到大胡子士兵购买包子馒头,我打算明天我们也卖包子。接下来,我们先别逛市场了,到周围看看能不能找到合适的地方住下来,赶紧发面……”
还真在市场一角找到了一个院落,这里原先可能是卖熟食的,有两口大锅、几个大盆。!咸`鱼_看*书¨网+ +免?费¨阅\读.他们花了二两银子租下半个月,又去粮油店买了5袋白面,还买了6个大蒸帘子,分头采购了猪肉、白菜和各种调料。
回来后,苏雨荷就开始发面。紧接着按照原定计划,秦子墨回去,争取明天早上坐着大公鸡返回。
秦子墨回去后,马上和雨娟、雨林一起发面蒸馒头包子。
到了早晨出摊时,两边各做了2000来个包子和馒头。早晨,雨娟也过来了,一部分人留在家里继续做馒头包子,其余人来到市场售卖。苏雨荷他们的包子和馒头刚一上市,就遭到人们疯抢。由于是4个人卖货,销售速度很快。
苏雨荷边忙边西处打量,她在期盼着那几个大胡子士兵前来。
“请问店家——你们手上还有多少——馒头包子?”一个不太标准的汉语声在身旁响起。苏雨荷马上抬起头,告知对方一共还有200多个。
“我都买了。”苏雨荷收了银子,给他们装了200个馒头、200个包子。
“还有吗?我们要买多多的!”苏雨荷点点头,对方说:“每样要500个。”苏雨荷又点点头,双方约定两个小时后来取货。
两个小时后,苏雨荷给他们准备了500个馒头、400个包子、50个花卷、50个糖三角 。
士兵们来取货时,秦子墨正好送来了一车馒头包子,三位大胡子见状顿时喜出望外:“我们正愁没办法拿回去,让你的马车帮我们拉过去怎么样?我们会给你们车钱的。”
清点完个数,苏雨荷上车,亲自押运送货,而车夫正是秦子墨。
马车七拐八拐,来到一座山坳,这里有一座大兵营,足能容纳西五万人。二人一边卸车,一边听到两个管伙食的事务长官在商议。
“长官,今天晚上大部队都过来,明天早上的饭菜怎么安排?”
“别在大周朝人面前说这些事。”
“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