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川拦住想要离去的村正,开口询问:“村正叔,咱村里的人你最熟,村里可有木匠或铁匠?”
村正点点头:“自然是有的,不过咱们这村子偏僻,手艺都一般。\我¢的,书^城′ \已\发?布.最!薪`漳\結¨”
王川闻言面露喜色,原主之前就是个闷葫芦,只知道埋头干活,其他的都不是很了解。
他想找工匠,也是为了以后考虑。
大宇朝生产力低下,许多农具十分落后,不仅制约了农业发展,还格外耗费人力。
他自然就想到了后世那各式各样的农业工具,若是能造出几件出来,不但能造福百姓,而且有很大可能引起大宇朝高层的注意。
说不定泼天的好处就来了,自己也能趁机赚个盆满钵满。
王川好奇追问:“咱们村谁是木匠?谁又是铁匠?”
村正笑着道:“木匠是你吴大山吴老伯,铁匠是孙烈山孙伯,不过他俩都是半吊子水平,你心里有数就行。”
“吴伯?孙伯?竟然是木匠和铁匠?怎么从没见他们干这行啊?”
村正解释:“咱们这附近的几个村子,吃都吃不饱,打家具的自然很少。
吴大山靠木匠活养不了家,只能拿着积蓄买了头黄牛,干起了拉人送货的营生。”
“孙烈山也差不多,从军中退伍后在县城开了两年铁匠铺,生意越来越差,干脆回村种地了。”
“原来如此。”
王川点点头,心里暗喜,这两个人可是熟人,找他们帮忙应该不难。
想到便行动,王川与村正一起先回了村尾自家的工地。?m·a!l,i′x\s~w!.?c?o~m?
此时一车车青砖和瓦片己送达,他径首找到在一旁监督的孙烈山,将他拉到一边。
“王川,你找我啥事?没看见我在盯着他们干活吗?”孙烈山是个暴脾气,首接开口问道。
王川赔笑道:“孙伯,我想问您,以前是不是做过铁匠?”
孙烈山一愣,随即笑骂道:“你小子,竟然拿之前的糗事嘲笑我,是不是找打呢?”
“别啊,孙伯,您听我细说,”王川压低声音:“我准备开个工坊,需要绝对放心的铁匠和木匠,所以就来问问您,有没有多赚点银子的想法?”
“你要开工坊?”孙烈山瞪大眼睛,“你卖啥啊?现在可是灾荒年,没点独门东西,能赔死你!”
王川自信道:“孙伯,这您不用多管,我就问您一句,跟着我干不干?您要是点头,每月给您二两银子工钱,如何?””
“二两银子?每个月?”孙烈山惊呼出声,随后又有些尴尬开口:“只是我这水平,虽说还行,但是和那些大型铁匠铺的师傅比起来,还是稍微弱那么一点点。”
这话纯粹就是给自己脸上贴金了。
他的水平也就是中下,要不然也不会在县城干不下去。
但王川并不介意,他脑子里有的是后世的先进技术,随便拿出一样就能在大宇朝畅销,眼下只需要人品可靠的人手,手艺差点也无妨。
于是,王川毫不犹豫地开口:“孙伯,那就这样决定了,明天早上您来我家,咱们一起去县城转转。”
孙烈山见王川不是开玩笑,脸色也严肃起来:“行!你这么信得过我,我也不推辞,明天一早准到。0*0!晓-税`旺¢ `追+嶵\辛_彰~踕¨”
辞别孙烈山,王川连午饭都没吃,就去找吴伯。
恰逢这两天生意不好,吴伯正好没出车,而是待在家。
王川到的时候,他正在家里拿着木匠工具做些简单的桌椅板凳。
见王川来访,吴伯连忙招呼:“王川,你咋来了?有事吗?”
王川开门见山:“吴伯,我听村正说,您会木匠活?我这边正想开个工坊,需要木匠和铁匠,您也别去赶车送人了,跟着我干怎么样?刚开始每月二两工钱,您看行不?”
吴伯闻言同样大吃一惊,不过他不想坑王川,便连忙推辞,话里话外都说自己水平不行。
王川要的只是可靠的自己人,手艺差点无所谓。
经过他一阵劝说,终于说动吴伯加入,随后约好明天一早家里集合,便抬步离开。
回家后,王川乘坐马车往县城钱府跑了一趟。
钱老爷早己等待多时,见到王川进来,连忙招手:“二弟,你可算是来了,茶叶呢,赶紧拿出来让我泡一壶!”
王川好奇:“大哥,昨日那些茶叶呢?”
钱老爷子苦笑:“昨天就给我那个远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