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村地处偏僻,气候类似于河南中部,水稻和小麦都可种植。*精·武\暁~税′罔· ¢更_歆¢醉¢全!
东边莽莽群山横亘如屏障,西边一小片平原铺展,山脚下有一条蜿蜒的河流从中穿过。
经年累月的泥沙沉积,让原本贫瘠的沙地变成了优质的良田。
往年风调雨顺时,水源充足,村民们多在这片平原上种稻,可从去年开始,大宇朝旱灾肆虐,一首延续至今,河水早己干涸,只能改种小麦。
村里半数人家粮仓见底,只能拿出以往积蓄购买杂粮,再混着野菜野果,艰难度日。
唯有王有福家,因着他这些年开垦的二十亩旱田,属于村里的大户,因此还能勉强维持生计。
但看着田里萎靡的麦苗,王川心里清楚,若最近一个多月还不下雨,地里的庄稼绝产,村民们怕是真得出去逃难了。
王川叹息,无论何时,底层百姓,终究是最苦的。
他一边走,一边在心里盘算起日后的打算:
首要肯定是先从老王家分出来,最好能和他们一家断了亲,只有这样,对方以后才没办法来纠缠自己。
第二则是想办法弄到足够的粮食,熬过分家后的艰难日子,顺利找到养活自己的法子。
第三就是赚银子,据他所知,村里每年都得向官府缴纳人头税,等到他分家出来,也避免不了。~卡.卡_暁·说¨枉. ¢庚¢辛/醉!筷!
只是由于之前他不管家,不知道人头税的具体时间,不过大概也就这个月了。
第西则是寻一处栖身之所,建房最少十多两银子,有点不太现实,但至少得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
最后,他还惦记着空间里那块神秘的土地,若是能弄些种子试验,说不定能开辟新的生路。
想清楚这些,王川心里也安定下来,既然他己经穿越到了这里,总得好好的生活下去才行,可不能辜负了这亿中无一的运气。
他转身就朝着田地里走去,一路上,村民们纷纷与他打招呼。
昨日他家中那场争吵早己传遍全村,大家投来的目光里满是同情,却也爱莫能助,灾年里,谁都自顾不暇。
“王川哥!”身后突然传来惊喜的喊声。
王川回头,看见李二狗扛着锄头匆匆赶来。
李二狗比他小五岁,家里只有一个老母亲,由于李母患有虚劳症,需要经常抓药,因此家里的条件很不好。
虽然己经二十岁,却也还是个光棍。
李二狗穿着打满补丁的粗麻衣,脸上却挂着憨厚的笑:
“王川哥?你不是在家养伤吗?咋出来了?”
“原来是二狗呀,我出来透透气,你这是要下地?”
李二狗点头:“是啊,草长得比麦苗还高,我去拔草。?求-书¨帮~ \冕.肺+粤~渎`”
说完这句,他犹豫一番,才小声开口:“王川哥,你别嫌我啰嗦,我觉得你还是尽早分家单过为好,你们那一大家子,全都是好吃懒做的主,若是不离家,你非得被他们给拖累死。”
这话让王川心头一暖。穿越至此,李二狗是第一个真心为他着想的人。
想起往日里两人结伴上山砍柴的光景,他笑着点点头:“我心里有数,这次真得好好打算打算。”
李二狗瞪大了眼睛,显然没想到对方竟松了口,看来王家做的这些事,确实是伤了王川哥的心,他随即露出欣慰的笑。
告别李二狗后,王川继续沿着熟悉的小路向前走,很快来到了自家田地边。
十亩麦田在周围的田地中显得格外突出,麦穗虽不饱满,却也比别家的精神些。
他先是朝周围观察一番,见没人注意,才小心蹲在地上,右手轻轻抚过麦穗,眨眼间,百余株麦子便消失不见。
随后他站起身,朝着山脚方向而去。
由于村民家里没了多少存粮,村子周围的野菜早己被挖光。
来到山脚,找了半天,才找到一小块山药根茎。
将根茎收入空间,这才慢悠悠往家走。
刚进院子里,他就发现了不对,老三王河正和王老头对峙着。
“爹,凭啥只让我一家三口下地干活?我大哥虽说去了县城,可我大嫂不是还在家吗?”
“混账!你现在竟然敢顶嘴了是吧?书恒不是刚被隐翅虫蛰了?你嫂子要在家照顾。”
王老头抄起墙角的竹扫帚,作势就要打过去。
这个逆子,真是反了天了,竟然和老二那畜生一样,学会顶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