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和名牌;b区是16到30,是教材样本和配套文具;c区是31到45,是宣传资料和礼品袋……”
苏凌薇的声音不高,但异常清晰,语速适中,每一个字都咬得很准,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沉稳,“我们志愿者一般会在八点半前集合,将分装好的材料包按区域分类摆放好。另外,签到处的设备我已经确认过,网络和打印机都没问题。^薪/丸` . ?榊`栈- ¨哽·欣?嶵^快?”
她一边说,一边用眼神示意着地上的箱子堆,思路极其清晰。那位李老师听得连连点头,脸上是掩饰不住的欣赏和放松:“对对对,苏同学安排得太周到了!有你在真是帮了大忙,有些细节我还记混了,多亏你理得清清楚楚。”
,!
苏凌薇微微颔首,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礼貌微笑:“您客气了,这是我应该做的。”她的目光锐利而专注,扫过地上的箱子,似乎在脑海中同步核对。
孙毅和张景珩的脚步声引起了她们的注意。苏凌薇转过头,目光落在两人身上。她的眼神在孙毅脸上停留了一瞬,看不出什么情绪,只是微微点了下头,算是打过招呼,随即又转向李老师:“李老师,我们第一批志愿者到了。”
张景珩大大咧咧地挥了挥手:“学姐早!李老师早!”孙毅也平静地打了招呼。
李老师热情地回应:“来了就好!辛苦你们这么早赶过来。喏,就是这些箱子,今天上午的任务就是把里面的东西分装成一个个袋子,按苏同学说的分区放好。”
很快,其他志愿者也陆陆续续地到了。算上孙毅他们三个,一共十二个人,大多是不同院系的学生。李老师简单讲了一下任务要求,然后开始分组:“我们这边主要就是a、b、c、d四个大区需要分装,人手也够。这样,分成四组,每组三人,负责一个区的材料分装和摆放。”
她念着名单,当念到孙毅、张景珩和苏凌薇时,很自然地把他们三个分在了一组:“……你们三个,就负责a区吧,正好苏同学熟悉。”
张景珩偷偷对孙毅挤了挤眼,孙毅没什么表情。苏凌薇则平静地接受了安排。
其他三组人被另外一位老师带去了别的区域。偌大的体育馆大堂里,瞬间只剩下他们三人,以及堆成小山的a区材料箱,还有李老师和另外一位负责后勤的男老师。
李老师搬来几大捆空的无纺布手提袋,又拿出几张详细的清单递给苏凌薇:“苏同学,这是a区每个袋子要装的东西清单和份数,你们就按这个来。每个袋子要装:会议手册一本、精装笔记本一本、黑色签字笔一支、会议议程单页一份、嘉宾名牌一个。每样东西都放在指定箱子里了,辛苦你们了!”
苏凌薇接过清单,快速浏览了一遍,点点头:“明白了,李老师。”她转身,对着孙毅和张景珩,语气变成了那种略带距离感的冷静:“我们开始吧。孙毅,张景珩,麻烦你们把1号到5号箱子拆开,把里面的会议手册、笔记本、笔、议程单、名牌分别取出来,按照清单份数堆放在这边空地上。我来负责按照清单核对份数,然后装袋。”
她的指挥简洁高效,带着一种天生的领导力。孙毅和张景珩没有异议,立刻动手。拆箱声、物品碰撞的轻微声响在大厅里响起。
孙毅动作利落,他先拆开一个标着“会议手册”的大箱子,里面是码放整齐、印刷精美的厚册子。他一次抱出一大摞,小心地放在苏凌薇指定的空地一角。张景珩则去拆装笔记本和笔的箱子。
很快,五箱材料被拆开,对应的物品在空地上分门别类堆成了几座小山。苏凌薇手里拿着清单和一支笔,走到每堆物品前,快速而精准地清点着数量,并在清单上做着标记。她微微弯着腰,侧脸线条专注而冷峻,阳光透过高窗洒在她身上,仿佛给她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边。
......
“会议手册,120份,齐了。”
“精装笔记本,120本,齐了。”
“签字笔……等等,”她眉头微蹙,拿起一盒笔,“这盒只有48支?张景珩,确认一下这个箱子的标签和剩余数量。”
张景珩凑过去看了看:“学姐,标签是‘签字笔-50支/盒’,这箱拆开就两盒?不对啊……”他翻找了一下箱子,“哦!下面还有一盒压着呢!120支,齐活了!”
苏凌薇点点头,在清单上划掉一项,继续清点。整个过程,她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和话语,精准得像一台设定好的机器。
确认所有材料份数无误后,真正的分装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