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能自动寻找目标?"
"没错,"李明远指着图纸上的制导系统部分,"火箭弹在飞行末端会自动寻找目标的热信号,比如坦克、装甲车、甚至是大型指挥部的热辐射,然后自动调整弹道,精确命中。理论上,命中精度可以控制在十米以内。"
会议室再次陷入死寂,所有人都被这个数据震撼了。十米的命中精度,对于一种射程三百公里的武器来说,简首不可思议。
"这...这简首是革命性的突破啊!"张部长终于回过神来,声音因激动而颤抖,"如果我们有了这种武器,敌国的后方基地、补给线、指挥部,全都在我们的打击范围内!"
军部主任站起身,走到图纸前仔细查看,他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炮兵出身,对火箭炮有着深入的了解。
"李总工,从理论上讲,这套系统的实现难度有多大?我们现有的工业基础能支撑吗?"
李明远早有准备:"关键技术有两点,一是推进剂配方,二是制导系统。推进剂我己经有了详细配方,只需要化工厂按照配方生产即可。制导系统的关键部件可以利用铁臂-1机器人的精密制造能力来生产。总体来说,虽然有一定难度,但绝对在我们的能力范围内。"
"量产周期呢?"张部长问出了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如果全力以赴,三周内可以完成首批原型机的生产和测试,两个月内可以开始小批量生产,半年内可以装备前线部队。"李明远自信满满地回答。
会议室里的气氛开始变得热烈起来,大家都意识到,这可能是改变战局的关键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