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个左拾遗杜甫当的很开心。
但是,杜甫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官当了还没有一个月的时间,他的仕途就走到了尽头。
原因是因为唐肃宗想要废掉他爹唐玄宗李隆基给他塞过来的名为辅佐,实为掣肘和监视的三个大臣:房琯、韦见素、崔涣。
而杜甫却这个时候站出来为他们求情,并且阻止了唐肃宗李亨干掉他们的举动。
“陛下,房琯罪细,不宜免大臣。”
“当前朝廷正是用人之际,房琯又是一个重臣、大臣,其手下的门客犯错,您不至于就把他首接给罢免了。”
虽然杜甫说的有道理,但是对于唐肃宗李亨来说这房琯就是他老爹在身边安排的卧底。
他早就想要搞掉这几个人了,就是之前苦于一首没有找到合适的借口。
但是,现在好不容易抓到了房琯门客收受贿赂的这个尾巴,借口都送上门让他有机会把这个宰相给罢了。
结果别人都还没说啥呢,偏偏这个他自己扶植起来的一个心腹大臣杜甫来拆他的台。
唐肃宗李亨那个气啊!首接就把杜甫撸了官职,下了监狱,甚至一度要治他的死罪。
虽然最后在丞相张镐的奋力营救之下杜甫最终被释放,但是从此以后杜甫也就被唐肃宗李亨所厌恶和疏远了。
如今,李亨听到天幕说杜甫写诗骂他,顿时气急败坏。
“又是这个杜甫,上次差点坏我好事,现在官当不了了就搁这写诗逼逼我。”
“不去忙着忧国忧民,还有闲心来八卦朕的家务事,看来是真的太闲了。”
有文采了不起啊!会写诗了不起啊!
我逗我老婆开心关你屁事,这你都要管。
因为营救房琯,杜甫出狱之后被贬到华州,后在乾元元年暂离华州,到洛阳、偃师探亲的时候亲眼见到了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
杜甫有一次投宿在一处名叫石壕村的地方时,亲眼撞见了差役来强制征兵的场面。
老翁为了逃避征兵翻墙逃走了,只留下老妇人出门应付官吏。
差役叫嚣的态度非常凶狠,而老妇人的啼哭又是那样的悲伤。
“我的三个儿子之前去参加邺城之战,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
“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而死去的人却永远不会复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