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是天幕中朱高煦说的那样国家一年的进项就那么点银两,又要编撰《永乐大典》,又要修运河,修顺天城,还要打仗,更要赈灾……
老爷子更是时常想一出是一出的花钱,他这个监国的太子当的也很难啊!
没看到他如今的白头发和他爹都一样多了吗?明明是夫子,但是乍一看就像是同辈人。¢白-马/书+院- \已+发,布+最′芯,蟑~洁?0?0\晓′税+旺` *追~蕞·薪~彰-踕·
朱高煦跪在一旁,看着自己爹在哭,爹哭着旁边的大哥也跟着哭,然后三弟朱高燧和大侄子朱瞻基也凑过去哭。
“……”
一个个地跟有病似的,有什么好哭的?
老爷子也真是造反的事情都干了,现在还在乎那点名声?
难道天幕上的他说的不对吗?
他们全家造的反,难道下去就能见列祖列宗了?
就算他爹将永乐盛世治成千古第一盛世,史官也不会写他是顺位继承的啊!
更别说后来的明成祖这庙号一出,这更是明晃晃地帮他自己承认了他就是造反上位的。
瞅瞅这天幕骂的他,他尖嘴猴腮,他没有帝王之相。
老爷子要用人打仗的时候就跟他说什么世子多病,汝当勉之,不用人的时候就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长相。′卡/卡¨暁¨税¨罔? +追¢罪^薪*蟑-劫-
把他们哥仨人耍着玩呢?幸好,幸好他己经通过天幕认清楚了老爷子那可怖的真实面目,今后也不会再相信他的大饼了。
“爷爷,后世之人竟然连唐太宗都能够称赞崇拜,就足以说明他们更加看重的是帝王的功绩而非是得位的手段如何。”
“爷爷开创永乐盛世这是天幕公认的,相信后人也会对爷爷的功与过做到公允而论。”
朱瞻基凑到朱棣身边安慰着朱棣。
“爹,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您己经做的够多的了。”朱高炽也在安慰他。
天幕连着播放了两对皇帝家中“父慈子孝”的八卦,这就足够让各朝天幕下的老百姓们说道的了。
毕竟在古代封建时期,皇帝就是那个时期最大的顶流,关于皇家的一切宫闱秘闻,哪怕只是捕风捉影的传闻,老百姓们都是聊的津津有味的。
更何况是这种天幕放出来实锤的皇家“父慈子孝”
尤以文化娱乐活动最多俄宋朝为例子,最近汴京城中的勾栏瓦舍中,杂剧、说唱与杂技、傀儡戏与皮影戏等的表演故事早就从以前的《狸猫换太子》换成了《大唐李承虔,请陛下称太子》和《大明朱高煦,这皇位你千万不要让给我》
每一次都场场爆满,在民间十分受老百姓们的欢迎。′精+武¨暁!说′徃/ ?首!发·
【假如唐朝皇帝有聊天群会聊什么?】
秦始皇时期。
“又是群聊,上次说的是汉朝皇帝群聊,这次是唐朝皇帝群聊,怎么没有我大秦皇帝群聊?”
怎么?是我大秦不配?
秦始皇不爽中。
汉朝初期。
刘邦倒是一首乐呵呵地在看天幕,尤其是上次那唐朝皇帝家的和明朝皇帝家的笑话。
这种八卦他最爱看了。
尤其是从这些视频中他知道了原来不止是他的儿子这样,而是大家的儿子都这样。
他这心里顿时就平静了许多,狗肉都多吃了两大碗。
“不过,上次汉朝皇帝群聊好像还没有播放完吧?”
“天幕怎么不继续播我汉室了?乃公还没有看过瘾呢!”
唐太宗时期。
“终于到我唐朝了,这次朕一定要知道那个武则天究竟是谁的老婆,居然敢篡我李唐江山。”
这件事情自从天幕爆出之后他就记了许久了,一首想搞清楚这武则天究竟是何许人也。
还有,也让他看看自他之后的这些大唐皇帝们都是什么样子的,还有大唐后来究竟是发生了什么才会冒出安史之乱,黄巢起义。
除了他自己以外,他还叫了一众心腹重臣同他一同观看天幕,要是遇到问题就大家一起分析。
一个人的脑子想不明白,但是一群人的脑子总能想明白。
唐玄宗时期。
来了,来了,终于到他大唐了。
李隆基兴奋不己,上次天幕夸他开创的开元盛世只夸了一句话,听的一点也不过瘾,希望这次天幕可以多夸夸他的开元盛世。
还有就是别让他知道究竟是哪个不孝子孙搞出了安史之乱,不然他扒了此人的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