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自然是有一定天真性在其中的。
但当纥石烈良弼真的说服完颜亮与完颜雍,并且着手做事之后,其余人还是会有些畏服,并且开始了一定程度上的配合。
理想主义并不是错误,如果真的有理想主义者将所有的一切都投入到理想中的时候,自然就会引得其余人敬佩。
但是对于石琚来说,他的志向是安定汉地,在金国当宰相只是前提条件罢了,你让他对金国感恩戴德,甚至如同纥石烈良弼一般对金国感情深厚,那还是算了吧。
既然如此,他又为什么要给金国抛头颅洒热血呢?为了更好的当五等人吗?
“石相公,老夫知道你心中有些疑虑。”说着,纥石烈良弼走到了帅帐之后,刷的一声将挂在墙上的舆图打开。
“如今的形势大约就是这般了。”纥石烈良弼在舆图上画了几下,面对聪明人没有废话:“下一场大战,不会发生在河北,而是在中原,确切的来说,就是河南地。”
石琚眯起眼睛,嗤笑说道:“你真把山东刘大郎当省油的灯了?你怎么知道他不会来北伐?”
纥石烈良弼笑了两声:“刘大郎自然是绝顶聪明人,但聪明人的行为是可以估算的。在老夫看来,刘大郎绝对打着韬光隐晦,积蓄实力的主意,在两位陛下再打一场大战后,趁着大金国力衰弱,再行北伐。”
<div id=“p158121“ dataormat=“audio“ datalazy=“alse“>
石琚思量了片刻,方才点头。
“但是蠢人的行为是难以算出来的。”纥石烈良弼右手食指一划,却没有指向山东或者汴梁,而是指向了临安。
“宋国皇帝新立,陛下已经派遣使者前去恭贺,不过……”纥石烈良弼似笑非笑的说道:“只不过在两淮就被挡住,不让前进了。”
石琚脸色有些变化:“这宋国的小皇帝竟然如此刚强,做事与那赵构果真不同!”
纥石烈良弼:“没准是两淮守臣自行其是,不过无所谓了,这就意味着,宋国如今是主战派在主事。为了应对主和派的反扑,他们必须要做出一些事情的。”
“北伐中原?”
“北伐中原!”纥石烈良弼指着蔡州、颍州、寿州几个两淮边境州府,缓缓说道:“宋国必定要北伐的,而且这场北伐一定会是仓促的。因为宋国主战派也拖不起,赵构那厮还活着呢!”
“宋国仓促之下,咱们就有了可乘之机,只要打败宋国一两次,或者攻入两淮,就可以逼迫宋国议和。”
石琚看着舆图,语气同样变得缓慢:“刘大郎是聪明人,不会放任宋国被击败的,就算此人已经有了野心,但唇亡齿寒的道理,我不信他不懂。”
“的确如此。”纥石烈良弼看着舆图:“蠢人一有动作,就会将聪明人卷入其中。”
石琚闻言直接笑了:“纥石烈相公,你的意思说,中原马上就是逆亮、刘大郎、宋国的三方混战,在这种情况下,你让我去中原,那岂不是羊入虎口?”
纥石烈良弼:“石相公稍安勿躁,老夫还没有说乌禄陛下的动作。”
说着,纥石烈良弼在幽州画了一条线:“如果刘大郎到中原参战,那么我全军将会南下,越过黄河故道,进攻山东,将济南府与益都府都拿回来。”
“而若是刘大郎真的坐视中原成败,那就直接在河南地解决宋国那群废物。”
这套计划倒是可行,而且完美的绕过了东金很难到中原直接参战的问题。
不过石琚还是有些犹豫:“纥石烈相公,我也知道,如果能在河南地做出一些事业来,对国家前途,对我的仕途都有好处,最起码中原之地,汉儿众多,为了安抚中原人心,我都能当上正经宰相。不过我这里还有两问,若是纥石烈相公答不上来,我是绝对不会去河南的。”
“石相公且说来。”
“其一,正如相公所说的那般,如今的关键就在于宋国是否着急北伐。可若是宋国能沉得住气,而逆亮又杀过来了,该如何是好?”
的确,就凭完颜亮那种脾气,做出什么事情来都不奇怪。
若是明年完颜亮继续开战,那不正落宋国下怀吗?
纥石烈良弼沉默片刻,在石琚面前也没有遮掩:“这确实是个麻烦,老夫也只能尽力劝一劝。不过迪古乃陛下那里也有一堆麻烦事,最起码关中吴璘的麻烦他还没有解决,应该不会仓促开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