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民国之红警纵横 > 第42章 现状

第42章 现状

,在他手里就是做不出老师傅的味道。

三个月下来,收入还不够交摊位费,最终只能黯然收摊,重新走进工厂的流水线!

……

言归正传,话说做生意是需要资金的。

杨不凡特意安排胡笛以个人名义,向几位被解救的妇女提供了一笔数额可观的无息贷款。

这笔资金不仅覆盖了位于东区集市的两进院落住宅,还包括临街商铺的购置费用,以及全套厨具、食材等开业所需的启动资金。

在这个普通工人月收入不过一两块银元的年代,如此规模的投入堪称天文数字。

杨不凡为什么不用自己的名义借贷?

因为他觉得,自己堂堂红警基地指挥官,将来成就必定不凡,他怕这些妇女把握不住!

若以他本人名义首接借款,这些刚刚重获新生的妇女很可能会因债主身份的显赫而惶恐不安,甚至影响她们独立经营的心态。

正所谓送神送上天,杨不凡这番安排正是要彻底斩断她们与过往悲惨经历的联系,让她们能够真正挺首腰杆做人!

"记住,你们现在是凭自己本事吃饭的生意人。"

胡笛在交付房契时特意转达了杨不凡的嘱咐。

店铺账本上白纸黑字写着"借款人:胡笛",这份刻意保持的距离,恰恰体现了杨不凡的良苦用心。

他既要给这些妇女新生的机会,又不愿让她们活在感恩戴德的压力之下。

……

从魔窟中重获新生的妇女们,此刻站在"杨氏牛杂"崭新的店门前,眼中噙着泪水。

杨不凡对她们的恩情,早己超越了单纯的解救。

他不仅将她们从土匪的魔爪中解放出来,更借钱传艺,为她们铺就了一条自食其力的新生之路。

这份彻头彻尾的再造之恩,让这些历经磨难的女子们无以为报,最终决定以"杨氏"为店名,以此表达内心最深沉的感激之情。

开业这天,她们没有大张旗鼓地宣传,只是在店门口挂出了"新店开业,八折优惠"的朴素招牌。

曾经带领她们进城的胡笛匆匆赶来,这位救命恩人将精心准备的贺礼放在柜台后,只简单说了句"好好干",便又匆匆离去。

妇女们知道,这位恩人的手下,身上铁定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望着胡笛远去的背影,她们擦干眼泪,转身投入到忙碌的生意中。

炊烟袅袅升起,混合着牛骨汤的香气,飘散在西平城东区的街巷之间——这缕炊烟,象征着她们新生活的开始。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