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依然保持着谦逊和勤奋,继续为抗金事业奋斗。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靖康二年。
这一年,宗泽转战曹州,与金军再度交锋。岳飞一如既往地身先士卒,奋勇杀敌。在他的带领下,宋军气势如虹,大败金军。
岳飞更是乘胜追击,一首追出数十里,将金军打得狼狈不堪。
这一场胜利,让岳飞的声望达到了顶峰。他因功被晋升为武翼郎,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然而,岳飞的勇武虽然令人钦佩,但他所遇到的皇帝赵构,却并非一个有为之君。
这也注定了岳飞的命运将会充满坎坷和波折。】
【大宋。
赵匡胤欣慰的笑了笑,突然笑容一凝:“赵构这个畜生,朕就知道他干不出好事,他就不配拥有岳飞。”
宋神宗也跟着叹息:“是啊,如此良将,却遇此昏君。
若岳飞能遇明主,大宋何愁不能收复失地,重振山河。”
宋哲宗一脸果然如此的表情:“他就知道赵构无论到了何时何地都不会让他失望,所以还是不要对他抱有任何期待。”】
【靖康之变发生后,北宋灭亡,宋徽宗和宋钦宗被金人掳走,宋朝皇室成员纷纷南迁。
在这种动荡的局势下,赵构在应天府登基称帝,建立南宋政权。
当时的岳飞年仅二十五岁,虽然官职不高,但他心怀天下,对国家的命运充满忧虑。
当他得知赵构选择南迁以躲避战祸时,毫不犹豫地向赵构上书,强烈建议赵构北上,收复被金人侵占的中原地区。
岳飞在奏书中言辞恳切,满篇都是肺腑之言,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以及对收复失地的坚定决心。
他认为南宋朝廷应该积极采取行动,组织军队北上抗击金兵,而不是一味地退缩和逃避。
然而,赵构对于岳飞的上书却并不重视,他只给了岳飞八个字的批语:“小臣越职,非所宜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