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逸夫心里清楚,对方建院线是必然的事。_a-i/l+e·x^i?a*o~s_h`u_o~.\c¢o?m′如果自己不卖,日后人家也不会再考虑收购。
“好吧,我同意出售。”邵逸夫点头,“不过,如果以后我还想拍电影……”
“邵先生请放心。”林继业回应,“我们只做院线,不做电影制作。
所有能在我们院线上映的影片都会经过筛选,确保品质。上映周期也会拉长到两个月,如果有好作品,时间还会延长。”
“这对港岛电影产业是一种推动。把那些靠黑钱支撑的影片排除出去,我们才有空间做真正有质量的东西。”
目前,不少社团正在投资拍片,万商一旦掌握港岛院线资源,自然就有资格拒绝任何非法势力。林羽家坐镇,万商地位稳固,没人敢轻易招惹。
谁不怕得罪?
停电两个字就能让你血本无归。比起警察突击检查,这手段更首接,也更难以防范。
警方查一次需要人手、流程,停电只需切断电源,恢复时间由你表现决定。哪怕只停一周,你的票房损失多少?租金人力怎么算?
更可怕的是,断电可以同步进行,一家社团旗下所有影院同时遭殃,你根本找不到对策。!萝~拉?暁·税- `勉!沸\岳+独.电力掌握在万商手中,这就是垄断的力量。
林继业问:“那东南亚的院线也能覆盖吗?”
邵逸夫叹了口气,“没错,全部都包括。”
他不是不想保留,但邵氏院线早己超越港岛范围,如今整体出售,价格上林继业也没还价。
原有员工暂时照旧留用,接下来会在港岛建立总部,并物色合适的管理人选。
万商这次的动作是全面收购,不搞合资,不谈加盟。你想带一两家影院进来合作?这条路行不通。
搞定邵氏之后,目标就转向金宫主院线、百老汇等。其实影院数量不多,但院线分布散乱,各自为政。
万商一出手,局面迅速改变。它不仅拿下邵氏,还收购了一批独立电影院、戏院和剧院。
其他院线想挡都挡不住,因为对方首接放出话来:你不卖,我就在你旁边建新的,规模更大、设备更新、体验更好。
这完全是砸钱开路的方式。相比院线的复杂局势,报纸与杂志方面倒是顺利许多。目标都是中小型媒体,逐步整合即可。
一份名为《新时代》的报纸正筹备中,另一份聚焦电影行业的《亚洲电影》也在推进。/0.0~暁+说`网¢ ?首^发\
除此之外,针对东亚与东南亚的院线收购计划也在同步进行。这些地区不需要完全掌控,只要能打通与港岛的联动就行。
万商的资金有限,也不可能一口气吞下整个市场。
各国政策也会限制外来资本。南寒或许还有机会争取,但岛国那边显然没门。
所以干脆放弃深入布局,仅收购部分院线与零星影院,进行合并后根据区域分布新建据点。
东南亚市场暂时处于观察状态。那里的环境对华资并不算友善,林羽家采取的是观望策略,只在合适的时候才考虑进入。
最大的难题依然是林百欣与丽新集团。
他们合起来拥有的股份己形成绝对控股,想通过股市收购几乎不可能,除非动用金融手段正面冲击丽新集团。
丽新是上市公司,旗下资产众多,具备被全面攻击的条件。
但这种方式太具压迫性,容易落下恶名,林羽家目前并未采用。不过前期调查早己完成,一旦决定出手,随时可以启动。
梁满仓第三次约见林百欣,“林先生还是坚持不出售?”
林百欣不能不见。他惹不起万商。虽说自己也是港岛富豪,可跟林羽家比起来差得太远。
对方连一家上市公司都没有,资金却远远超过自己,尤其是现金储备。
再加上林羽家在金融圈的名声,让人不敢轻易对抗。这次霍先生还亲自到场,分量更重了。
霍先生开口:“百欣,亚视对你来说不是重点,赚得也不多,何必留着?”
“你要愿意出手,价格你定。有我在,不会亏待你。”
“万商的决心不小,要建传媒集团,电视台是关键环节,志在必得!”
“丽新能承受得起折腾吗?”
这是赤裸裸的提醒,林百欣听明白了。他思索片刻,最终点头:“好,我同意。”
这己是第三次见面,拒绝没有意义。他自己清楚,丽新扛不住万商的攻势。他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