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的毁灭性杀伤力是其他武器难以比拟的。
在半岛战争中,中国军队就曾经用喀秋莎火箭炮给对手以重创,几分钟干掉敌人一个团。
那种尖利的呼啸和漫天的火光让敌人惊恐不己,他们还以为遭受到了核武器的攻击,部队一度崩溃,由此可见喀秋莎的威力。
老毛子的每一辆火箭发射车有16枚M13型火箭弹,而10辆卡车就是160枚M13型火箭弹。
试想,160门105毫米的榴弹炮齐射,那是什么场景。
这样的场面,只怕在中国的抗战历史中也从未出现过。
一想到喀秋莎火箭炮齐射的场景,杜子腾心里就忍不住热血沸腾,他己经迫不及待的要让小鬼子尝尝被火箭弹轰炸的滋味。
那个时期的喀秋莎火箭炮还比较简单,没有那么复杂,只要对准目标,调整好发射装置,就可以坐在驾驶室,按动电子启动器,进行发射。
而且喀秋莎和操作复杂的105毫米重炮不同,它发射简单,只需要几十秒钟就可以完成全部发射,然后快速转移。
当然,对杜子腾来说,他根本不需要转移,只要发射完毕,他就会将喀秋莎收回自己空间。
半小时以后,杜子腾手里的对讲机响了起来。
“1号,1号,2号报告,长谷支队先头部队己经到达紫云谷,收到请回答”。
杜子腾立即拿起对讲机。
“1号收到,注意,放过敌人的先头部队,等长谷支队的主力进入紫云谷以后再进行攻击”。
“2号收到!”
杜子腾的嘴角掠过一丝冷笑。
看来这小鬼子还挺谨慎的,生怕被伏击,派出了先头部队在前面探路。
十几分钟后,杜子腾通过望远镜发现,有一股数百人的日军车队从紫云谷缓缓驶出。
他们行驶的很缓慢,卡车上的小鬼子还用手电筒不时照射公路边的小树林,生怕有伏兵。
幸好杜子腾知道小鬼子狡猾,事先就对谷口两端的工事做了掩饰,小鬼子的先头部队才没有发现隐藏在谷口两端的战士们。
在小鬼子的先头部队离开后不久,长谷支队的大部队开始进入紫云谷,战斗即将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