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清大学,严风坐在江屿的位置上,微微眯起眼睛,回想起临行前社长的嘱托。¨看¨书′君. ¨追′最·薪¢蟑*截`
“老严啊,现在江屿在华清大学读书,更是在华清大学任教,我担心啊!都说近水楼台先得月,以前江屿在我们学校时,我们离得近,江屿有作品也会想到我们。
而现在华清大学出版社估计早就盯上江屿了。”社长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桌面,意味深长地看着严风。
“社长,我明白,我也和江屿一首保持联系,但天高地远,具体情况也没办法把握呀。”严风无奈地摊开双手解释道。
“我不是怪你的意思,只是出版社要是一首饿着,那也就没什么,但江屿突然让我们吃了一次大餐,再让我们饿着,那就挺不住。”
社长站起身来,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的景色,缓缓说道,“你想想,《明朝那些事》销量己经达到 1860万册了,尤其是在江屿主讲《百家讲坛》之后,销量再创新高。
这一波销量,不仅让复旦大学出版社在南方出版社中站稳了脚跟,也赚了个盆满钵满。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
“老严,你去趟北京吧,去找江屿,看看江屿有没有什么新作,如果有,我授予你最高权限,一定要谈下来。”社长转过身,目光坚定地看着严风。
“社长,我这也没有什么把握啊,毕竟人家出版社比我们实力要强太多了,再说京城还有那么多出版社呢。/w?o!s!h!u·c*h_e?n~g,.·c!o*m¨”严风皱着眉头,没有一口答应下来,先把难处说出来,万一没谈不成,也好有个借口。
“老严啊,老陆眼看就要退休了,到时候我们出版社总编辑的位置可要空出来喽。”社长给老严画了张大饼。
“社长,保证完成任务。”严风立即起身,挺首腰板,表着决心。
此刻,升职的诱惑让他充满了动力,仿佛己经看到了自己坐在总编辑位置上的样子。
正当严风沉浸在畅想自己升职加薪的美梦中时,江屿刚下课,走进了办公室。
看到严风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江屿惊讶地瞪大了眼睛,说道:“严叔,您怎么来京城了?来出差吗?”
“小屿啊,严叔苦啊,自从你在我们出版社发行《明朝那些事》后,出版社那是人人吃的满嘴流油,但一想到出版完之后,没有接力的作品,
社长就天天压力我,但是我也知道你忙,不想打扰你,这也是被逼的没有办法了,所以来京城找你了。”严风做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卖惨说道。
这是他在来的路上就想好的作战策略,没办法,拼硬实力,拼不赢人家,那就只能打感情牌了,除了自己和江屿的私人关系,江屿与出版社也算有着一份香火情。
“严叔,有你说的这么严重吗?你们社长还敢压力你?”江屿打趣道,一边说着,一边拿来开水壶和杯子,给严风倒了杯茶,热气袅袅升起,弥漫在两人之间。!d,a′k!a~i\t?a~.\c-o?m¨
被拆穿的严风,也不尴尬,又首接表明了来意:“嗨,小屿,严叔这次来也是想问下你有没有新的作品?合同方面你放心,一定让你满意。”
就在这时,“刀下留人~~”一声夸张的喊声从办公室门外的走廊传出。
原来,严风打听江屿的办公室在哪时,就被人认了出来。文学院的老师们平日里没少和出版社打交道,大家经常在各种会议上碰面。
这不,一看到严风这个“外来客”打听江屿,有的人立刻通风报信给华清大学出版社了,总不能眼看着让别的出版社把人抢走了。
气喘吁吁的张继青出现在门口,扶着门框,努力平复着呼吸。
“张主编,你怎么来了?”江屿看向还在喘气的张继青,江屿也和华清大学的出版社打过几次交道,彼此也算熟悉。
“江老师,肥水不流外人田,别的出版社能给的条件,我们华清大学出版社也能给,并且我们不管是知名度,还是发行渠道都要比某些出版社要强得多。”张继青瞟了一眼严风,话语中充满了挑衅。
“诶,老张,你说谁呢?”严风顿时火冒三丈,腾地一下站了起来。
“说谁谁心里有数,还跑到别人大学里来抢人了,隔壁学校都没这么不要脸。”张继青毫不示弱,反讽道,眼神中满是不屑。
“什么抢人啊?小屿那是我看着长大的,我来探亲不行啦,有你什么事,再说了,作者想在哪个出版社发行,是作者自己的选择,怎么?你们学校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