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胜天半子祁同伟之我的血也是红色 > 英雄的勋章

英雄的勋章

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有惊讶,有感动,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惶恐”。

沙瑞金拍了拍祁同伟的肩膀,转身对众人说:“同志们,我们常说要不忘初心。`1.5\1′x_s.w\.,c,o~m?什么是初心?对同伟同志来说,初心就是22岁那年,他在国旗面前宣誓时说的那句话——‘我愿用生命守护这片土地的安宁’。他做到了。”

!高育良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掩饰着眼底的复杂。他是看着祁同伟一路走来的,知道这个学生心里的挣扎。当年梁璐因为前任的缘故,一直想向别人证明自己还很优秀、自己并不是没人要!

可面的梁群峰的打压(磨磨锐气),他却并没有选择屈服!反而阴差阳错地,结识了钟家小公主钟小艾并与之结为夫妇!

那段日子,是祁同伟人生的转折点,但也是高育良和祁同伟一直不愿对外人提及的往事。

“党校毕业后,同伟同志并没有选择留在京城机关,而是主动要求到地方、到基层锻炼。”沙瑞金的声音拉回了众人的思绪,“1997年7月,他被调到金山县,担任金山县副县长。”

“当时的金山县是什么样子?”沙瑞金说着看向一旁的刘和光,“和光同志,你那时候是吕州市委书记,应该最清楚。”

刘和光放下茶杯,缓缓开口:“瑞金同志说得对。1997年的金山县,就是一片荒地。北边是盐碱地,南边是烂泥塘,中间只有一条坑坑洼洼的土路,下雨天能陷住拖拉机。当时县里想修路,市里没钱。除开找老百姓搞募捐之外,还是我硬生生的从市财政牙缝里挤出来了五百万资金支援金山县。”

他看向祁同伟,眼神里多了几分温和:“同伟刚到金山县时,县里连间像样的办公室都没有。院墙是破的,县政府的办公楼,窗户玻璃就没几块好的!冬天透风,冻得人是直跺脚。”

“可同伟他却没有一丝抱怨,反而提出了要建厂房、搞工业!那时候他带着县里,五个人的团队,白天在荒地里丈量土地,晚上就在煤油灯下研究政策,那股拼劲,现在想起来都让人佩服。”

祁同伟的嘴角勾起一抹苦涩的笑。他还记得第一次到金山县时的场景——就连县委书记易学习的办公室里沙发都是坏的!

“最困难的不是环境,是没人相信我们金山县那个穷地方能发展起来。”祁同伟突然开口,声音有些沙哑,“我去跑招商引资,人家一看地址就摇头。有个粤东老板,我陪着他在金山县的烂泥地里走了三个小时,鞋子陷掉了一只,他最后说:‘小祁县长,你这不是想办工厂,而是在开玩笑。’”

沙瑞金接过话头:“但同伟同志没有开玩笑。他知道金山县的优势——靠近长江港口,适合发展制造业。他做了三件事,奠定了金山县的工业根基。”

“第一件事,修路。”沙瑞金伸出一根手指,“他带着团队跑省交通厅,跑发改委,磨了整整三个月,硬是争取到了一笔专项资金。没钱请施工队,他就发动周边的村民,按天给工钱,管三顿饭。他自己带着铺盖卷住在工地,白天当监工,晚上和工人一起睡工棚,三个月瘦了二十斤,把一条五公里长的水泥路从荒地里硬生生铺了出来。”

省交通厅厅长叹了口气:“那时候我还是个副处长,记得祁书记去找我们厅长,在办公室门口等了三天。最后厅长被他磨得没办法,说‘这钱给你可以,但要是搞砸了,你得自己去省委做检查’。现在看来,这条路铺对了。”

“第二件事,筑巢引凤。”沙瑞金伸出第二根手指,“同伟同志知道,光有路不行,得有配套设施。他大胆提出‘以地换厂’的政策——只要企业愿意入驻,前三年免土地使用费,厂房由县里统一建设,企业只需要支付建设成本的三成,剩下的七成从投产后的税收里抵扣。”

“这个政策在当时可是冒了大风险。”刘和光补充道,“有人说他这是‘败家子’行为,万一企业投产后跑了,招商引资就成了一滩烂摊子。市纪委还专门找他谈话,让他停手。但同伟坚持要试,他说‘怕担风险,就干不成事’。”

祁同伟记得那个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一家生产汽车零部件的乡镇企业。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退伍军人,被祁同伟拉到荒地里看了三次,最后拍着胸脯说:“小祁县长,我信你!就算赔了,我认了!”那家企业现在成了国内知名的汽车配件供应商,去年的产值突破了五十亿。

“第三件事,优化服务。”沙瑞金伸出第三根手指,“同伟同志在金山县搞了个‘一站式服务中心’,企业从注册到投产,所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