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这破机器,都快成油条精了。”
深夜的审批科,月光透过吊扇的影子,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网。高小林摸着老王留下的半根油条,油星在月光下泛着微光,突然听见审批机发出 “咔嗒” 异响 —— 这次卡的是《实心油条舆情反馈表》,表格里赫然写着 “咬不动、费牙口、建议配锤子”。他笑了,笑得比油条还干涩,心想当油条都要承受审批的重量,这机关大院的荒诞,可不就是根永远炸不熟的老面棍么?
而明天,当第一缕阳光照在食堂的蒸笼上,老王会发现新出的实心油条硬如木棍,陈永年会带着放大镜来测重量,赵师傅会用擀面杖敲碎油条给审批机 “投食”,小五会偷偷把油条藏进文件柜当零食,而高小林,会在 “油条审批综合征” 的头痛中,对着新送来的《咀嚼难度与审批效率关联报告》画圈 —— 就像机关大院的夏天,永远带着公章的红、嘉陵江的潮,和审批机永远修不好的咔嗒声,在面团与齿轮的荒诞共舞中,炸制着属于这个时代的滑稽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