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大清翻译官 > 第232章完结

第232章完结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哪能用来参考?那不是?现?实中没有好男人,才寄情?于文?字吗?!再说,生死相许的爱就可靠吗?死容易,活着善始善终才难呢!要是?杰克活着,说不定?也会背叛肉丝!

我忍着没说,猛点头?道:“是?是?是?,是?我偏执,是?我狭隘,是?我没福气!”

“你……”他被迫把洗脑包咽回去,看样子憋得难受。,d,a′w~e+n^x`u¨e~t_x¨t-.\c^o`m^

我竭力转移话题,分散他注意力,“王爷现?在病着,得好好休息!养好身体才能更高效地工作?,我扶王爷回去躺着吧!”

“不去!”他愤愤一哼,把之前在看的本子拉到眼前,拾起笔,赌气似得批改起来。

落在纸面上的字潦草狂放,是?他此刻心情?的真实写照。

……

我寻思去给他找块干净的帕子,才动了动脚,就被他喝住:“准你退下了吗?!”

……

我不想沾一身鼻涕不行吗?

“要不王爷在旁坐着,我来核对。·w-e.n·x~u\e!t¨x?t-.*c`o\m.有不对的地方,我拿给您过目!”

献个殷勤吧,不然真把他气得折寿了怎么办!

他默不作?声地把椅子往旁边挪了挪。

我先找晓玲多要了几块帕子,然后才搬了张凳子坐到他旁边。

在微服的半个月里,我们发现?,农民所承受的繁重赋税是?山东最突出的问题,所以现?在他主要核查的就是?全省赋税的来源去向。

在知?府衙门的账本上看不到农民缴的粮食数,只能看到银钱计数。这是?因为,老百姓以粮食纳税,但地方官却得换算成银子上缴国?库。

这期间,有两层损耗。一是?粮食运输损耗,比如一县收一千担粮食,运到省府,可能只剩九百担,少了的一百担就是?损耗;二是?火耗,即各地卖粮食所得的碎银重铸为银锭时的折耗。比如收上来一万两银子,融完再铸可能只剩九千九百两;

这两项损耗,就是?官员们加税的依据。

问题在于,朝廷并没有统一的要求,所以有些地方官良心好,就少收些,一千担多收一百担,一千两多收一百两,有些地方就贪得无厌,一千担多收五百担,一千两多收五百两!

多收的那些,全由贫苦百姓承担,却也没到国?库,都进了官员的私囊!

雍亲王核对这些数据,主要是?想弄清全省百姓真实的缴税能力,以及赋税到底加收了几成。-小¢说\C¨M~S? _首+发*

账本本身做的乱七八糟,还是?报给朝廷看的虚账,我这个拿到过中级会计师资格证的人都一眼懵逼,非下苦心钻研过的人,恐怕看不出猫腻。

我领导从二十?岁就开始下基层,十?多年经?验,再加上八百个脑子一起运转,什么都逃不过他的法眼。

他不藏私,大方地把这些技巧教给我,遇到有问题的地方,逐字逐句地推敲。

不怪我总觉得他像班主任,讲课水准绝对一流!我听得如痴如醉,感觉自己就像吸满了知?识的海绵!

咚——咚咚!

外?面忽然响起一慢两快的梆子声,不知?不觉居然三更了!

罪过!拖着个病人,没给人帮上忙,还让人免费讲课到深夜!

我歉疚地看向他,却见他除了鼻子通红,精神奕奕毫无倦色。

真是?个肝帝。

“王爷……”我刚想说今天就先到这里把,一张嘴先打了个哈欠。

他不满道:“你这才叫过河拆桥呢!刚教会,还没帮上忙就要跑!”

我真无地自容了……

“明天早点来!”他没好气地命令,“还债!”

第111章

1715年9月16日 康熙五十四年 八月初六 晴

秋高气爽, 晴空万里。

辰时四刻,放鞭两挂后?,玄宜慈善杯征文大赛正式拉开帷幕。

直到昨天早上我才知道, 报名选手已?有二百多人,如果?同时参赛, 鹊华居根本盛不下。

可我停留在济南的时间不多了, 不可能把赛时延长。

晓玲建议我筛掉一部分参赛者,鹊华居的老板则带着邻居来?找我,说?他?们愿无偿出借自家?酒楼做比赛场地。

我思来?想?去, 决定给所有报名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