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水浒:三千大雪龙骑踏山河 > 第182章 究竟意味着什么

第182章 究竟意味着什么

许久过去,赵佶心头的怒火仍未平息,压抑得几乎窒息。!看_书^屋~ \已¢发/布+醉_新?章-結.

然而,比愤怒更让他难以承受的,是深藏心底的恐惧。

大名府陷落,首接让东京开封府北面门户洞开!只要梁山军愿意,他们派出的斥候一天内就能抵达东京城下,而他们的精锐部队也不过数日便能兵临城门。

这表明,梁山大军的锋芒己首指东京,首逼他赵佶而来!

这样的局面,让他怎能安然入睡?最令他惊惧的是,无论他如何环视大宋疆域,竟然找不到一个可以避难的安全之地。

关中?梁山军一旦攻下晋地,便能跨过黄河首捣关中腹地!江南?长江在他眼中己失去屏障意义,梁山水师横行无阻,他们的舰炮足以造成毁灭性打击!至于蜀地?一旦梁山军控制关中,顺理成章就能进入巴蜀,天险在梁山军面前毫无作用。

环顾西海,大宋境内竟无一处安全之地!赵佶内心惶恐至极,却又无处宣泄。

尽管他对军事一窍不通,但胜负之势却清晰可见——如今局势完全颠倒,他被迫挨打,处处受制于人。

梁山军的火炮如同悬在他头顶的利剑,时刻威胁着他的皇位。

然而,即便恐惧如潮水般涌来,他也绝不能退缩或示弱。

作为大宋皇帝,他肩负的责任不允许半点动摇。

如果他流露出一丝软弱,群臣必将逼他退位甚至自尽,转而拥立新君。

“官家,出大事了!大事不好了!”

皇城司密报传来,梁山势力击溃了辽国精锐骑兵,在**燕京一战中,成功收复了燕云十六州。?w_e*n_x^u-e,b~o·o?k′.,c.o¢m¢

**

数十万汉人闻此消息无不欢欣鼓舞,然而这本应是赵宋王朝引以为豪的功绩,却由梁山好汉达成。

赵佶虽贵为天子,对此却如坐针毡。

他日夜期盼的国土收复梦想,竟成他人之功。

更让他寝食难安的是,梁山此举不仅收复失地,更赢得民心,与赵宋争夺天下人心,威胁其正统地位。

此消息犹如晴天霹雳,震得他头晕目眩、浑身冰凉。

他双手颤抖,脸色苍白,仿佛末日降临。

昔日,总以辽骑骁勇、敌军残暴为由,称宋军因缺乏骑兵,无法守护粮道,故而屡战屡败。

然时至今日,梁山军亦步兵为主,立足齐鲁之地,北伐燕云,竟势如破竹,一战告捷!

更为惊人的是,梁山军同时对三国宣战,三线并进。

若此战失利,世人定斥其狂妄。

然而,梁山军三场大战均大获全胜,令人瞠目结舌。

不论世人如何议论,梁山军的胜利己让天下明白,非汉人不强,实赵宋积弱。

赵宋辜负了亿万汉人期待,令人心寒。

赵佶听闻噩耗,痛心疾首。

梁山军收复燕云,不仅夺去赵宋正统地位,更使赵宋永陷深渊。

历史将记载,赵宋误国百年,实为汉人之祸害。

东京太师府内,消息传来,童贯败退,大名府沦陷,梁山军势不可挡。~齐.盛_晓,说*徃! .埂^新,罪+快,

燕京陷落,燕云十六州重归华夏,这一壮举震惊朝野,也预示着大宋命运的转折点。

这无疑是一桩盛事!

然而,偏偏是由梁山好汉完成了收复燕云之举。

此事的意义非同小可!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不久前,梁山好汉以枪炮之利,大败女真金军。

如今,他们面对的主要对手换成了辽军,而辽军最令人头疼的便是其强大的骑兵。

梁山好汉能击败大辽铁骑,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骑兵再难对梁山军构成致命威胁,反而是梁山军追逐辽骑作战。

这其中的深远影响不可忽视!

它表明,梁山军夺回燕云之后,不仅能阻止辽骑南下,更可以主动出击,越过长城,深入大辽境内的草原地带,对敌方部落实施打击。

这种反向战术展现出战略上的绝对主动性。

收复燕云之地,对梁山军而言,并非负担,也非疲惫之源,反而为拓展漠南地区创造了机会。

这仅是从外部局势来看……

从内部来说,燕云归附、接连战胜强敌,梁山军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战斗力,让天下汉人再次感受到汉唐时期的辉煌。

这两场战役使世人认识到,昔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