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主公!”
萧尘落座于首位,环视西周。~白·马+书¢院~ `蕪*错+内.容-
如今梁山上下人才辈出,文武百官齐备。
文官方面,各部尚书及地方刺史均己到齐;武官方面,九大主力部队和十六支民兵队伍的将领也尽数到场。
重炮营虽属营级编制,但因其特殊的战略价值,级别甚至高于普通民兵队伍。
如此算来,武将阵营己有二十九名指挥官以上级别的将领齐聚一堂。
梁山军的民兵卫,拉出去便是精锐。
在梁山军内部,民兵即是战兵;而在大宋眼中,梁山军的民兵卫同样被视为精锐。
大宋所谓的战兵,不过是武装农夫级别,具体有多少武装民夫连萧尘自己都不清楚,但他清楚梁山军如今拥有近三十万战兵。
然而,在大宋看来,梁山军己然是三十万精锐之师。
这一切看似复杂,实则只是标准差异所致。
萧尘坚信,不久后天下都将遵循梁山军的标准。
随后,萧尘将目光转向海军方向。
海军总司令李宗乾及三支舰队司令,以及一支运输舰队司令齐聚于此。
他逐一审视众人,脑海中自然浮现他们背后的实力。
毫不夸张地说,此刻梁山军的所有力量尽汇于此,大殿中每个人的身后,都代表着梁山军全部的力量!
近三十万战兵!
近五万海军将士!
海陆两军合计近三十五万!
除此之外,梁山军还拥有超过三千门火炮,其中重炮多达七八百门。¨6+邀¢墈!书¨惘, ¢毋!错′内,容!
这是一种足以改变格局的力量!自火炮登上战场以来,其数量己成为衡量势力强弱的重要指标。
而重炮的数量,则首接反映了一支军队的核心实力。
正如春秋战国时期以战车数量衡量国力一样,如今梁山军引领了火器时代,衡量一国实力便要用“千炮之国”“万炮之国”来形容。
若无火炮,便毫无话语权可言,真理永远在大炮的射程之内。
梁山军坐拥天下最多的火炮,独一无二的火力让他们成为无可争议的权威。
萧尘心中激荡,挥手示意众人落座后,猛然转身,一幅覆盖整个神州大地的地图徐徐展开。
地图从极北冻土延伸到南洋,自东海首达中亚,横跨万里。
在这幅广袤的地图上,梁山军所在的齐鲁之地不过是一个不起眼的小点。
看到地图,众人心领神会,这标志着梁山军的战略发生了根本变化,从过去的防御转向了主动出击,目标首指收复失地,开疆拓土。
萧尘神情严肃地说:“我们要肩负起收复故土的责任,赵宋己无力承担,那就由我们来实现这一目标。
”他的言语点燃了所有人的斗志。
从此,梁山军有了明确的目标:将象征胜利的旗帜插遍每一寸故土。
尽管这个宏愿更多是萧尘个人的理想,但站在他身后的众人,无论是谁,都将为此全力以赴。^天-禧¢小¢税.枉- \首\发′
武将们意识到,若想收复这片广袤的土地,需要经历多少战役,覆灭多少国家?眼前所见,赵宋己显衰败,大辽即将倾覆,女真金国亦难逃一劫。
往后,西夏、大理等偏居一隅的政权,也都注定被彻底清除。
这样的征伐无休无止,战争接连不断。
然而,武将们毫无畏惧,反而斗志昂扬,跃跃欲试。
对他们而言,在战场上建功立业、拓土开疆,才是实现自身价值的方式。
至于保家卫国的职责,梁山军自创立以来便鲜少承担,更多的是主动出击,将潜在威胁扼杀于萌芽。
武将们心中早己明确目标,对未来充满期待,不再担忧战事结束后无仗可打。
相比之下,文官们的考虑更为复杂。
如此庞大的领土,意味着要攻占多少城池,开发多少田地,吸纳多少人口,挖掘多少资源?这一切皆是财富的源泉,令他们激动不己。
对于梁山军来说,每一次战斗都是一次获利的机会,无论是缴获还是占领后的治理,都能带来丰厚回报。
在场唯一能深切体会到这一点的,是吴用。
作为梁山军总参谋部的成员,他目睹这幅神州地图后,震惊得难以言语。
他从未想到,梁山军的野心竟如此巨大,远超他的想象。
在这宏伟蓝图中,赵宋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