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终,梁山的民兵规模突破百万。
但百万民兵并不等于能组建起百万大军。
梁山军若要放弃所有生产和经营,除非全员不愿再过正常生活。
然而,百万民兵的数量本身就是一支极其强大的潜在兵力资源。
一旦有需求扩军,梁山军能快速组建起具备战斗力的新部队。
最关键的是,在领地逐步扩展至每一个村庄、工厂,开展扫盲与思想教育活动后,梁山军内部的民兵们开始意识到自身的目标和使命。
他们逐渐明白,唯有梁山军能给予他们如此美好的生活,如人间仙境般的生活。
为了守护这份幸福,他们愿意为任何威胁拼尽全力。
当数百万民兵抱定这一信念时,梁山军的实力将变得无比可怕。
这仅仅是开端。
随着萧尘持续治理领地,挖掘发展潜力,梁山军内部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些变化汇聚成了强大的力量储备。
昔日梁山首领,如今梁山军战士晁盖,一路成长感悟良多。
他见证了梁山军如何一步步走向强大。
从萧尘率精锐入驻梁山,更名为梁山军开始,到大规模发展作坊、开垦田地、渔业捕捞,再到开辟交易区开展南北贸易,以及大量接纳流民。
每一步都充满挑战,但事后看来又是那样稳健。
晁盖庆幸自己及时转型,从挖矿队转到农田开发,成为民兵,试图通过间接方式挽救局势。
加入民兵后,由于兵力短缺,他又被征召进入梁山卫,成为常备民兵的一员。
所谓常备民兵,即始终保持完整战斗力,用于防御或前线作战的队伍。
这些民兵本质上己与正规军无异,无需再从事农耕。
成为梁山卫的常备民兵后,晁盖有幸参与了梁山军多次战役。
从梁山泊出发,攻占郓城的战斗开始,首至与郓州、济州两地宋军的决战,再到后来席卷两州、夺取士绅土地的连番作战,每一场都深深触动着晁盖。
在这其中,他深切感受到梁山军上下皆英勇善战,训练有素,纪律严明,号令如山,装备精良。
梁山军不仅轻松击溃了大宋的厢军,更使对方遭受重创。
在晁盖看来,梁山军几乎视这些州府军队为无物,这让他对未来充满信心。
尤其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在清剿郓州、济州士绅势力、公开审判的过程中,晁盖惊讶地发现那些看似体面善良的士绅,实际上心术不正,甚至比他曾作为梁山首领时所接触的水匪还要恶劣。
目睹百姓因分得士绅财产而欢呼雀跃,他逐渐体会到梁山军的独特之处,虽一时难以言表,但他深知待在梁山军中令人安心,充满安全感。
首至大宋禁军来袭,梁山保卫战拉开帷幕。
作为梁山卫的一员,晁盖随大军奔赴前线,奉命在外抵御敌军,守护梁山军成果,为后续发展赢得时间。
对于总指挥张破虏,晁盖记忆犹新。
正是此人,在他担任梁山大当家时将其一脚踢下位置。
昔日像门神般的壮汉,如今己成为指挥千军万马的前线统帅。
张破虏统领着近两万精锐战士及三万民夫,肩负起保卫梁山的重要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