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虽大,但也难以养活众多流民,确实艰难。
”
“本来以为梁山军还算沉稳,没想到竟是如此急功近利。
只顾掠夺人口,却不考虑自身的困境。
如今果然陷入绝境了。
”
“看来知州大人早就料到梁山军粮草短缺,早有应对之策。
”
“哈哈,大家不用担心,如果梁山军留在泊中积蓄几年,或许真会成为大患。
但现在他们急于出击,反而暴露了自身的弱点,只能成为我们的囊中之物。
”
“没错,没错!我们郓州和济州的两位知州大人亲自领军,从南北两面夹击梁山贼。
如今梁山贼上了岸,简首是插翅难飞啊!”
“……”
两地百姓议论纷纷,对梁山军突然离开梁山泊、攻打郓城感到十分震惊。
他们也被梁山军出动五万大军的举动吓得不轻。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更多细节被披露出来,人们渐渐明白过来——原来梁山军是因为粮食短缺才被迫出泊上岸。
这消息让百姓放下心来,不再担心地方会因此陷入混乱。
然而,虽然惊惧消散,许多人心里却莫名失落。
自从萧姓首领接管梁山并更名为梁山军后,这群好汉一首未再下山骚扰百姓,反而积极吸纳流民,为数以百万计的困苦之人提供了生存希望。
梁山军的存在堪称救世之举,但眼看这样一个组织即将被官府剿灭,两地百姓心中满是压抑与不甘。
更令人愤懑的是,梁山军当前的困境源于其一贯的善举——救济流民耗尽了粮草。
如果梁山军能像朝廷那样对流民置之不理,只需守住梁山泊,凭借地形优势和强大的水军守护,日子恐怕早就过得逍遥自在了。
想到这里,百姓心中郁结难平,却又因恐惧权贵而不敢发声。
一旁的员外和家丁们带着嘲讽的笑容,让人欲言又止。
与此同时,地方士绅和豪强也私下议论此事:
“梁山贼仅凭五万人马便攻破郓城,显然远非外界传言中那般弱小……”
梁山的状况,我们或多或少都有所耳闻。
据商人们和他们手下掌柜的说法,梁山贼寇拥有约三千名精锐士兵,装备精良,不仅有全套战甲,还有完整的骑兵编制,一看就知道实力非凡。
此外,梁山还组织了近万名武装乡兵。
这些乡兵虽多出身流民,却是从百万流民中精挑细选出来的青壮年,且装备完善,绝非乌合之众。
这次行动,我们的知州大人似乎有些过于乐观了。
确实,梁山贼寇是因为缺粮才上岸,但看如今的情形,不像是迫不得己,倒像是早有预谋。
我还听说,梁山贼寇攻陷郓州后,将当地的员外和士绅全部抄家,族人被罚至苦役营劳作,田产宅院也被强行收归己用……
这……梁山贼怎敢如此大胆?
难道他们真要与整个天下为敌不成?这种事,他们居然也敢做?
也许,梁山贼是真的陷入绝境,无路可退,所以才会如此肆无忌惮,不顾后果。
不管梁山贼的动机如何,但涉及我们的切身利益,不得不严加防范。
唯愿郓州、济州两州大军能旗开得胜,一举平定梁山贼寇。
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唉……
两州的豪强与士绅因信息更为灵通,对梁山军的实力有了更深的认识。
因此,他们内心忐忑不安,既惊又怒,担心不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