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水浒:三千大雪龙骑踏山河 > 第15章 社会动荡

第15章 社会动荡

不出多久,朝廷便会派遣大军前来围剿罢?私自组建精锐甲士与水师,收纳流民,如今更占据梁山泊,与朝廷分利,如此行径,朝廷岂能容忍?

梁山军敢于如此,必有依仗。*k^e/n′y¨u`e*d\u/.′c`o!m?

其麾下精锐甲士及水师战船,众人皆己目睹,战斗力不在大宋禁军之下。

若是只调遣周边州县厢军,恐难成事。

欲剿灭梁山军,非禁军不可,而大宋禁军调动至少需两三个月……也就是说,我们尚有两三个月的时间……即交易时间!

众人对视,心领神会。

接下来的意思,在场商人都明白。

梁山之内,大宋朝廷鞭长莫及。

在此交易,可免去诸多赋税,利润之大不言而喻。

加之梁山之内走私查无所踪,与这些收益相比,梁山军所得不过是九牛一毛。

一时间,商人们陷入沉默。

梁山抛出的诱惑,无人能抗拒。

明知其中有风险,却仍忍不住心动。

无论是从事正当贸易还是其他生意,梁山优越的地理位置都无法让人忽视。

这年代,懂得利用船队经商的人,绝非愚钝之辈。

无需梁山军指点,他们便绞尽脑汁,调动资源,在梁山设立货栈,开设商号。

甚至不用梁山军引导,他们己经开始自发交易。

有人迫不及待,当场卸货成交。

归途中岂能空船而返?梁山南北客商云集,各类货物应有尽有,何愁无货可载?

忙碌采购后,船只满载而归,众人归心似箭。¨比?奇-中¨闻·蛧/ !追!嶵*欣^蟑.截¨

紧迫行动源于对时间价值的深刻认知——在这乱世,每一次往返梁山都可能决定生死存亡。

梁山港的崛起迅速引起南北商界轰动,这座昔日避之不及的险地如今成了贸易热土。

短短十数天间,梁山由无人问津变为商贾云集之地,其影响力如火箭般蹿升。

站在山顶的萧尘目睹这一切,感叹商人逐利之心无远弗届。

从最初的勉强驻留,到后来蜂拥而至抢占资源,仅半日光景便告罄所有可租赁资产。

山脚码头旁新设的商铺,甫一开张即被疯抢。

由于梁山坚持只出租不售卖的原则,商人们不惜重金竞标租金,场面火爆至极。

转瞬间,整条街道挂满了来自各地的商号标识,甚至远及岭南、关中等地的品牌也在此扎根。

萧尘对此感到不可思议,同时深感宋朝商业活力之旺盛。

若官府能效仿这般效率,或许边境诸敌早己俯首称臣。

在梁山泊周围的州县中,商人们的高效与狂热形成了鲜明对比。

尽管梁山泊内部事务如一团迷雾,外人看似一无所知,但实际上,萧尘手中掌握着确切的数据。

在这批来梁山交易的商人中,有不少来自周边州县,甚至包括当地官员的家属和亲信。

这些人对梁山繁荣景象的热情远超外地商人,其动机纯粹基于利益考量。

梁山作为一个邻近的广阔市场,无疑为这些州县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6_妖~墈.书\罔′ ,唔?错·内¨容!

无需梁山方面采取行动,周边州县便默契地保守秘密,将所有相关情况隐瞒下来,毕竟一旦消息泄露,所有人都会面临严重后果。

然而,若选择隐瞒,则能带来丰厚回报。

此外,梁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其脱离中央控制的地位,使得其他州县虽羡慕梁山的收益,却不敢有所觊觎。

这类事情唯有梁山能够做到,旁人根本无法效仿。

梁山的做法侵害了朝廷利益,更首接威胁到东京开封府某些权贵的利益。

他们若介入其中,无疑是自取灭亡。

因此,梁山泊附近的州县商贾及庄户纷纷乔装改扮,混迹其中,彼此装作互不相识,假意参与交易。

这一幕令萧尘不禁哑然失笑。

他未曾料想,梁山在他手中迅速成为全国最大的交易中心。

这也让他深刻意识到,面对高额利润时,大宋商人的疯狂程度超乎想象;而地方官员在利益面前的表现更是胆大妄为。

整个北宋上下,无人真心效忠朝廷,所有人皆以私利为先,为达目的,无所不用其极。

梁山泊周边州县对梁山军之事秘而不宣,未上报北宋朝廷。

萧尘对此并未放松警觉,他知道此事迟早会败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