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水浒:三千大雪龙骑踏山河 > 第13章 计划

第13章 计划

他第一次认真打量这片养育自己的土地——梁山泊。¢萝-拉^小\税? ·耕·辛-最¨哙`

梁山啊……

谁能想到这块宝地竟然蕴藏着如此巨大的财富?

仔细一想,无论是南来北往的商船,还是北上南下的运输队伍,哪一条路线能绕开梁山泊呢?

南下船只需经梁山泊进入淮河,再通过运河抵达长江;北上船只同样要经过梁山泊才能汇入黄河。

为何过去自己竟对这片富饶之地熟视无睹?

吴用终于悟出其中缘由——实力使然。

实力不足的人,纵使眼前摆着金山银山也无从下手。

昔日的梁山好汉,在大宋朝堂眼中不过是些不成气候的小角色。

即便是往来穿梭的商船,也不敢轻易招惹他们。

究其原因,这些好汉的背后支持者,哪一个不是地方上的名门望族?他们掌控着各州府的资源,俨然是一方诸侯。

惹怒皇室赵氏或许尚可周旋,但若触及这些势力,却是万万不可。

这其中的道理想得很清楚:格局决定一切!而在对抗大宋的阵营里,主公的谋略无疑是最为高明的。

在尚未正式起义之前,就己经开始谋划削弱大宋国力、掌控其命脉的战略布局。

吴用对此唯有惊叹不己,认为梁山霸业指日可待。

经过文武官员多次深入讨论后,萧尘提出的截断东京物资供应的计划被进一步细化。

大家一致同意立即执行此计划,并强调行动节奏需谨慎拿捏。

初期不宜过于激进,建议先从过往船只收取过路费开始,逐步建立梁山的对外贸易体系。′墈¨书!君· .最_芯^蟑/劫\埂!新′筷^

以此为基础,利用本地生产的工业品逐渐替代外来商品,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加强控制力,逐步增强自身实力。

待时机成熟时,梁山将采取强硬手段,禁止所有南北航线穿越其辖区,彻底切断大宋的水上交通命脉。

即便大宋对此有所不满,面对日益强大的梁山武装力量,也只能徒呼奈何。

这一策略旨在最大化梁山的利益,同时削弱大宋的根基。

因此,首要任务便是迅速提升自身实力。

当梁山军达到足够强大的程度,便能无视宋军的一切挑衅。

经过完善后的截胡东京计划更加周密,充分考虑了随着领土扩张而对梁山泊地区管控能力的持续强化。

萧尘沉思片刻,认为此法对领地发展最有利,便果断点头,正式推行截胡东京计划,同时开放梁山对外贸易。

一声令下,梁山军迈入全新阶段!

散会后离开议事厅,萧尘感觉自己对领地状况己掌握得相当透彻。

然而对外界虽有所了解,但相关信息仍显匮乏。

他心中豁然开朗。

随着领地开放贸易,意味着领地的影响力将从梁山向外扩展。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情报体系势在必行。

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而粮草运输前,路线规划至关重要。

这表明,无论出兵作战或搜集外部信息,情报工作都需先行。+6\k.a!n?s¨h\u,._c¢o/m+

无论是未来攻城略地,还是强化对外部动态的掌控,情报网络不可或缺。

而构建这一网络时,必须摒弃以往粗放的方式。

深知情报价值的萧尘,决心高标准打造情报系统,目标首指数百年后的明廷锦衣卫,甚至更高水准。

立足天下,胸怀世界,这是他的起点。

情报系统的最大难点在于派遣人员的忠诚度。

若被抓获,可能牵连全局。

不过,这对萧尘而言并非难题。

凭借系统赋予农民的忠诚属性,他建立起的情报体系根基稳固,无惧被一网打尽的风险。

于是,他决定将情报人员分为明暗两线:

明线负责招募人才、收集情报;

暗线则为各处情报中心,负责信息传递与整理。

两线均由系统农民担当,确保绝对忠诚。

如此布局,即便明线泄露,也不会波及暗线。

相反,暗线能迅速调配资源,接管情报网络。

明面负责对外联络,暗线则专司信息上传,还需额外派遣一人潜伏,以防意外。

潜伏者日常不介入事务,也不与外界有任何交集。

一旦暗线暴露,潜伏者将立即启动,重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