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没法儿登记了。所以警方现在想着侦破这起案件,没有任何的线索,服务员只能告诉民警说,这309它是个长包房,至于其他的什么信息,住的这女士到底怎么回事,每回换着花样来的那些男士到底都是谁,我们也不知道。面对这种情况,到底该从哪儿打开突破口?
警方决定看看小玉的BP机,看看当天都谁跟小玉联系过。发生命案的当晚,有14个人联系过小玉,这14个联系她的人,有一个是她的丈夫,除此之外全部都是他的固定客户。凶手在不在这14个人之中?据小霞说,基本上还都是固定客户,什么意思呢?就是大伙儿对小玉挺满意,都是回头客。这些人但凡联系过他的人都是有嫌疑的。
小霞,说小玉的客户对小玉都特别的好,小玉长得也挺漂亮,平时穿的衣服,金银首饰,也都是客户们给他买的。小玉还有一张照片是跟他的一个客户拍的,照片上穿的衣服就是这客户买给他的。那么杀死小玉的人会不会就是小玉的客户呢?这几个客户嫌疑很大。
民警就把当天晚上联系过小玉的14个人全部列为了嫌疑人,其中也包括小玉的丈夫。因为她的丈夫也是有作案可能,也是有作案动机的,毕竟妻子是做这种皮肉生意的那她的丈夫肯定心里边不是滋味,肯定心里也难受。更何况小霞知道小玉在酒店里长期包了一个房间,但是她的丈夫可不知道,小玉没跟丈夫说过。
那到底这14个人里面有没有真正的凶手,一测DNA就知道了。您各位没准有的听友会说2000年就能测DNA了。能这DNA用于刑侦工作,第一次全世界的第一例是1985年在英国。那么在咱们国家用于刑侦工作是从1987年开始的。当然那个年代这DNA检测比对技术耗时时间比较长,也不是每个地方都有这样的条件。到2000年左右的时候,也还是一些经济非常发达的省份、城市具备这样的检测条件。
这小玉临死之前发生过性关系,跟嫖客亲密接触过。体内是留有嫌疑人的精斑的,从这精斑里能够顺利提取DNA,民警把这DNA提取出来。然后凡是当天晚上跟小玉联系过的14个人,也都提取了生物检材一一做了对比。那时候DNA比对时间很长,等了好多天这结果才出来。出来之后发现这14个人都没比中,那么他们的嫌疑也就被排除掉了。
查了14个人,14个人都不是凶手,那么凶手到底是谁?这时候小霞突然想起一事来,对了,我有可能见过那个凶手。我刚想起来那天小玉带着我到309的时候过来了一个男的,他是首接来找小玉的,应该是熟客。后来看我在这儿,那男的也没说什么就又走了。这是一个关键的信息。这个男的是谁?为什么来找小玉?他走了之后,会不会过了一段时间又折返回来?
随后警方就问小霞,这男的长什么模样,有什么特点呢?小霞就说,那个人个子很高,长得挺瘦,什么脸型,大致都说了一下。民警找来模拟画像专家,就根据小霞的回忆,描画出了嫌疑人的一个大致的样貌。大致的画像有了,但是毕竟画像不可能有那么的精准。该怎么用这画像逮住这犯罪嫌疑人呢?更何况当年的这些监控系统没有现在这么发达,真是他跑哪儿去,真不好找着他。
民警走访了很多的地方,排查了很多的嫌疑人,都没有对比上。随后每一年警方也都会把这个案件当作重点案件来办。但是尽管每年都尝试重新侦破,但是每一年又都没有突破。时间一晃21年就过去了,到了2021年,拿各方面的技术跟当年比起来,那还能一样吗?天壤之别,飞速发展。但凡当年留下了关键证据的,现在依靠最新的刑事科学技术,那么这些陈年旧案,这些积案悬案再想破获就不是什么特别困难的事情了。-芯·完,夲!鉮*占. ,首!发.
上海警方再次把这个案子拿出来进行分析,随后把DNA的数据上传到公安部的数据库来进行比对。果不其然,比上了一个人,这个人叫蔡明,不是咱们耳熟能详的演小品的蔡明老师。这个蔡明己经六十多岁了,那么会不会是蔡明当年杀害了小玉呢?
民警就又开始倒着茶,21年之前蔡明到底在干什么?原来蔡明在21年之前是在一个工地上干苦力的,警方经过辗转,费了很大力气找到了蔡明当时的老板。别看过去这么多年了,但这老板对蔡明印象很深,我记得他当时社会上刚有发廊,就可以去那儿是吧?反正就那意思。这蔡明就经常到发廊里边消费去,他赚的钱根本不够用的,他就偷工地上的建材去卖。本来值5000块钱东西,他3000块钱就倒卖出去。因为这事儿,这蔡明还被判处了一年多的有期徒刑。
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