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黑衣服,头戴鸭舌帽的中年人到这个酒店的前台要办理登记住宿。当时从口袋里边掏出了一些钱,还带了一个行李箱,还有背包。在登记的时候出示了身份证,这就说明这个人是按正规程序进行入住登记的。既然用身份证登记了,那么查出他的身份就很轻松了。根据登记信息发现,这中年人是拿一张海南的身份证登记的,名字叫郑孝武。
2月13号,也就是案发第二天,郑孝武的身份证又有了新的住宿记录。这一次是在福建省福安市,在福安市一个旅馆的楼道里,警方终于获取到了嫌疑人正面的高清的图像,看清楚这人的长相了。但接下来的调查出乎民警意料,监控图像拍出来的这人跟郑孝武身份证上边的头像不是同一个。也就是说嫌疑人用的是假身份证,假冒了郑孝武的身份。现在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就凭一张监控截图要想找着他,这叫什么?这叫大海捞针。嫌疑人为了作案,冒用别人的身份,辗转多个地点,显然做了充分准备了。这时候警方就想他为什么要杀害陈正仁,还是把侦查重点转回到陈正仁身上,陈正仁当年46岁,在山边村担任村委会主任己经五年的时间了,五年村主任的工作让他的社会关系特别复杂,那么到底是跟谁结了仇结了怨了呢?
在检查陈正人的遗物时,手机上有条短信引起了民警的注意,上边写着,虽然你有打狗棒,但是疯狗还是会咬人。警方,通过对死者深入了解,就了解到陈正人呢会一定的武术。那是不是陈正仁之前得罪谁了,发生过什么纠纷了,或者说会不会打过什么人,让人家来报复了?短信就这么两句话,但包含了很多信息,警方就查,这短信到底谁发的?原来,这短信是陈正仁的一个朋友发的。他说我是想提醒陈正仁,因为我们村有个村民叫刘成举,他短信里边说疯狗还是会咬人,这疯狗指的就是刘成曲陈正仁的这朋友说了,之前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俩人大打出手,结果被村民给分开了,可是矛盾一首没有调解开。后来这刘成举一首扬言要跟陈正仁闹个没完,听到刘成举扬言要报复陈正仁,朋友担心这才发短信提醒,而这个事儿引起了警方的注意,因为根据调查,陈正人经常遭遇各种威胁,以前和他有过矛盾的村民就进入了警方的视线。
几年前,陈正仁曾经举报过一个叫许维玉的人在村里设局赌博,公安机关即使打掉了这个非法赌场,许维遹也被判处有期徒刑。案发前半年左右,许维遹刑满释放了,扬言要对村主任打击报复。这些线索叠加起来,警方就意识到陈正人作为村主任一首是尽职尽责的。但是很多时候不会变通,有了很多的矛盾,得罪了不少的人,而本案的真相很可能就隐藏在这些矛盾之中。警方当时就组织了一百多民警,通过一天多的时间走访了七百多户,跟两千多村民见了面,梳理出来十几条可疑线索。
在那么多线索里面,最引人注意的就是陈正仁之前负责的村屋改造工程引发的矛盾。在农村涉及到房子,涉及到土地,这是最要命的,涉及面广,你不可能人人都满意。所以大伙儿的议论也就没停过。有些村民对工程改造是有意见的,所以资金也迟迟不到位。开发商那边,年关将至了得给工人开工资了,催的又特别紧,这让陈正仁很烦恼。
当然更烦恼的是什么呢?在那段时间,陈正仁接到了一个匿名电话,勒索巨款,勒索几百万。这个勒索电话显然跟村屋改造工程也有关系,难道是哪个村民觉得自己利益受损了,这才杀害了陈正仁吗?但是这村屋改造符合大部分人的利益,绝大部分村民是很支持的。虽然有一少部分村民不愿意,有点矛盾,但不至于杀人。所以,这条线索一时之间,又很难突破梳理陈正仁社会关系和这些矛盾的时候,警方也同时在排查出租车前往案发地点的路线。这时候有了奇怪发现,他们意识到那个神出鬼没的嫌疑人露出马脚了。
嫌疑人到案发地点走的那条路大概是13.7公里,此外其实还有两条更短的路,最短的一条只有9公里多点儿。而嫌疑人,没有走这近路,而是走的远路。这条近路,大概是五年前修的。这么一分析,这嫌疑人对当地应该是很熟悉,但是应该挺长时间没来过了,所以他掌握的信息还是比较陈旧的这才走了老路。那有没有可能嫌疑人是长期在外地工作生活?顺着这条线索,警方能不能顺利找到嫌疑人?
除此之外,这嫌疑人到现场之后,首奔陈正仁的老房子就去了,问邻居陈正仁是不是住着,而陈正仁2000年的时候就己经搬走了。如果情况属实的话,那么死者陈正仁和嫌疑人之间的矛盾应该发生在2000年之前。五年前新修了公路,他不知道,陈正人2000年就搬走了,他也不知道。这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