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还有冷冻海产?”
掌柜恭敬地道:“是啊,自从远洋捕捞船上可以制冰后,就能带回这种冰鲜鱼回来,让我们这些远离海边的地方,也能吃到新鲜的海产啦。”
张蔷知道,他指的是用硝石制冰的法子,是兵仗局的太监们,在研制火药时,无意中发现的,打那以后,京中大户们也不贮冰了,百姓家花两文钱,也能从冰店里买一碗碎冰回去,做一锅冰凉的绿豆汤解暑。
远洋捕捞船更是将硝石装到船上,现场制冰来冷冻刚打捞上来的鲜鱼。
“这一条鱼不到两斤,就要五两银子,”舜华指着一条黄花鱼道,“卖得掉么?”
史掌柜哈哈一笑,指着旁边的客栈说:“夫人有所不知,旁边的客栈里,每日里不知过往多少富贵客人,这冰鲜鱼啊,卖得好着呢。”
正说着话,只见门外走进来一位身穿绸缎的管事中年人,一进来首奔几口大缸,嘴里唤道:“伙计,今儿都有哪几样冰鲜啊?”
伙计忙上前招呼道:“哟,陈管事,今儿又有贵客?今儿这货多着呢,有黄花鱼、鲱鱼、马鲛鱼、带鱼,海参和鲍鱼也有鲜货。”
那管事道:“今儿有位晋商要住宿,指名要办一桌海鲜宴招待客人……这些海鲜却也寻常,有没有尖货?”
伙计望了望掌柜,见掌柜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就热情地上前压低声音道:“库房里还为您留了一块鲸鱼肉,这东西难得,用来招待客人倍儿有面儿。”
这伙计估计也是京城人士,说话还带着儿化音。
陈管事哈哈一笑:“那太好了,今儿住宿的贵客多,这是采购清单,你让人点好货,给送到客栈来,我还有事,先走啦。”
“你老放心,保证办得妥妥的。”伙计将人送出大门,转身去库房备货去了。
“嘿,还真有人买。”舜华对史掌柜道,“你可赚大发了。”
史掌柜嘿嘿笑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嘛……卖粮食、鱼粉不赚钱,这冰鲜、山货,赚点钱补贴店里开支。”
张蔷点点头,走到最左边的日用百货那边,果真如伙计说的寻样,铁器、瓷器、布匹、肥皂、针头线脑样样齐全。
张蔷拿起一匹厚实的布料,舜华打手一摸,惊讶地道:“毛料?”
自从去年蒙古诸部内附,北方边境上的榷场里,源源不断地运回来各种羊毛,商业司又在西山建了两家毛纺织厂,用水力大纺车纺羊毛,用飞梭制布机织布,制出来的羊毛布,比棉布厚实保暖,比棉布更轻柔,一上市,就成了豪门大户们争抢的宝贝。
张蔷今日穿的褂裙,就是羊毛布料的。
张蔷点点头:“新建的两家毛纺织厂,为三千多名女子提供了就业机会,她们背后养活的,是三千多个家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