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东北山村奇闻录 > 第2章 真相浮现

第2章 真相浮现

县里的警察来了一趟,做了笔录,拍了照片,最后定性王德海是自杀。`r¨c!y·x`s\.?c/o?m?尸体放下来的那天,陈岩站在村委会院子里,看着两个民警把裹着白布的担架抬上面包车。风吹起白布一角,他看见王德海青紫色的脸上凝固着一种极度恐惧的表情,嘴巴大张着,像是死前看见了什么可怕的东西。

"他们说要把尸体送去县医院解剖。"林夏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了他身后,手里捧着一杯冒着热气的茶。七月的天,她的手指却冻得发红。

陈岩摇摇头:"解剖不出什么的。"

林夏没说话,目光落在面包车后窗上。白布下王德海的脚露了出来,那双崭新的解放鞋在阳光下泛着诡异的光泽。

"去我那儿坐坐吧,"林夏突然说,"我...找到些东西。"

林夏的卫生所在村东头,是间不大的平房,门口挂着褪了色的红十字牌子。推门进去,扑面而来的是酒精和草药混合的气味。诊室里收拾得很干净,玻璃柜里整齐摆放着各种药瓶。

"坐。"林夏指了指问诊用的长凳,自己转身进了里屋。陈岩听见开抽屉的声音,然后是纸张摩擦的沙沙声。

林夏出来时手里捧着一个铁皮饼干盒,盒子上印着"工农兵"的图案,漆己经掉得差不多了。她小心翼翼地把盒子放在桌上,掀开盖子。里面是一沓发黄的纸,最上面是张黑白照片——几个年轻人站在水库边上,勾肩搭背地笑着。

"这是我父亲留下的,"林夏指着照片中间戴眼镜的瘦高个,"这是赵卫国。"

陈岩凑近看。照片上的赵卫国二十出头的样子,穿着洗得发白的绿军装,胸前别着那枚生产队徽章。他笑得有些腼腆,眼镜片后的眼睛却亮得惊人,像是能穿透时光首视现在。

"你看这个。"林夏从盒子底层抽出一张折叠的纸。纸己经发脆,边缘有被水浸过的痕迹。展开后,陈岩认出是一封信,钢笔字迹己经褪色,但还能辨认:

"县革委会领导:我是红旗生产队会计赵卫国,现举报生产队长王德海、保管员林福生、记工员刘大柱、会计马有财、磨坊管理员李铁栓、妇女主任张秀兰、民兵连长周建军七人合伙贪污生产队公粮两千三百斤,私分公款西百六十五元整。证据附后。此致 敬礼 赵卫国 1976年7月15日"

信纸背面用红笔潦草地写着几个字:"他们知道了,今晚要来——"

最后一个字拖得很长,像是写字的人突然被打断。

陈岩抬头看林夏:"这是..."

"举报信,"林夏的声音有些发抖,"我父亲说,那天晚上他们七个人去了赵卫国家...后来赵卫国就失踪了。"

两人沉默了一会儿。*精·武\暁~税′罔· ¢更_歆¢醉¢全!卫生所墙上的老式挂钟咔嗒咔嗒地走着,声音大得刺耳。

"七个人,"陈岩数着,"王德海、刘大脑袋的父亲、你父亲、还有..."

"李铁栓还在村里,"林夏说,"开磨坊的那个。马有财搬去县城了。张秀兰十年前得癌症死了。周建军...八三年在水库淹死的。"

陈岩感到一阵寒意:"淹死?"

林夏点点头:"说是喝醉了失足。但..."她没说完,从盒子里又拿出一张泛黄的剪报。是1983年的《白山日报》,一则很小的讣告:"红旗公社民兵连长周建军同志不幸溺水身亡,终年42岁。"

剪报边缘有人用红笔写了几个小字:"第三个,穿解放鞋走的。"

"我父亲收集的这些,"林夏咬着嘴唇,"他死前跟我说,如果村里开始死人,就把这个盒子拿出来...他说...他说赵卫国的诅咒开始了。"

窗外突然刮起一阵大风,吹得卫生所的窗户啪啪作响。陈岩起身去关窗,余光瞥见院子里的晾衣绳上挂着件白大褂,在风中飘荡,远远看去像是个悬空的人影。

"七个人中己经死了五个,"陈岩回到桌前,"还剩李铁栓和马有财。"

林夏突然抓住他的手腕:"你看这个。"她翻到照片背面,有人用钢笔写了一行小字:"1976年7月合影于红旗水库,左起:李铁栓、马有财、赵卫国、王德海、周建军、张秀兰、刘大柱、林福生。"

七个名字,正好对应举报信上的七个人。而在赵卫国的位置,照片上有一小块烧焦的痕迹,像是被烟头烫过。

"我们去见李铁栓,"陈岩站起身,"现在。"

李铁栓的磨坊在村西头,是间低矮的砖房,门口堆着些麻袋和木柴。磨坊后面就是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