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在颠簸的土路上行驶了三天,李云龙的"日军少佐"制服己经沾满尘土。?s-o·s^o¢x!s!w*.*c·o+m+副驾驶座上的他眯着眼睛,金属右手搭在车窗边沿,感受着空气中微妙的变化——自从进入伪满洲国地界,那种被召唤的感觉越来越强烈。
"团长,前面有检查站。"开车的王虎子压低声音。这个浓眉大眼的侦察兵日语流利,此刻穿着日军军曹制服,活脱脱一个关东军老兵。
李云龙微微点头,右手食指在腿上有节奏地敲击——这是预先约定的暗号:保持警惕,见机行事。
检查站设在一座铁路桥前,西个日本兵带着十几个伪军,正挨个搜查过往车辆。李云龙注意到,他们不仅查证件,还拿着某种仪器在车底扫描。
"准备应变。"李云龙低声吩咐。车厢里,伪装成伤员的战士们悄悄握紧了藏在绷带下的手枪。
"证件!"一个戴眼镜的日军中尉拦下车,狐疑地打量着这队风尘仆仆的"友军"。
李云龙傲慢地递上证件:"第23运输联队,奉命向哈尔滨运送医疗物资。"他故意露出缠着绷带的左臂——那里藏着总部特制印章,能完美复刻关东军的火漆印。
中尉仔细核对证件,又用仪器扫描车底,突然问道:"你们联队长山田少佐的生日是?"
车厢里的空气瞬间凝固。这是个陷阱问题!李云龙面不改色:"三月二十一日。不过他在上月玉碎了,现在由藤原大尉接任。"——这些细节都在缴获的日记本里记载着。
中尉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对方答得这么准。他又指着车厢:"为什么有血迹?"
"运输途中遭遇抗联袭击,"李云龙指着自己的"伤臂","死了三个弟兄才突围。"
检查持续了令人窒息的三分钟,最终中尉不情愿地挥手放行。卡车缓缓驶过铁路桥,所有人都长舒一口气。
"好险..."王虎子抹了把冷汗,"那鬼子拿的是啥仪器?"
"金属探测器。"李云龙盯着后视镜里远去的检查站,"他们在找这个。"他从衣领里掏出个小铅盒,里面装着少林寺陨铁的碎片。
夜幕降临时,车队停在预定接头点——奉天城外的一个废弃砖窑。+丸′ ! \鰰?占+ *耕?鑫′嶵¨筷,魏大勇和段鹏的山地小队己经先到一步,个个灰头土脸但精神抖擞。
"团长!"魏大勇兴奋地迎上来,左臂在月光下泛着微光,"路上干掉两个鬼子哨所,缴获些好东西!"他展示着新装备:带消音器的狙击枪、日制手雷,还有几套关东军特种部队的制服。
李云龙召集所有人开会。根据最新情报,"北辰院"位于哈尔滨郊外二十里的山区,表面是座传染病研究所,实则在地下进行秘密实验。守备部队是一个加强中队,配备装甲车和警犬,外围还有三道电网。
"硬闯是找死。"段鹏摊开手绘地图,"我和和尚侦察过,唯一漏洞是西侧的排水渠——首通地下室,但里面可能有传感器。"
李云龙沉思片刻,突然问:"你们路上看到多少辆往'北辰院'运物资的车?"
"每天至少三趟,"段鹏回答,"主要是油罐车和冷藏车。"
"冷藏车?"李云龙眼睛一亮,"明天咱们就搭个顺风车!"
计划很快敲定:由会说日语的王虎子和两个战士冒充押运兵,混进运输队;李云龙和魏大勇藏在空油罐里潜入;其余人在外围策应,制造混乱。
次日正午,烈日炎炎。李云龙蜷缩在油腻的油罐里,金属右手紧贴罐壁——通过震动感应外界情况。车子停下、检查、再启动...经过三道关卡后,终于进入了"北辰院"区域。
油罐被吊车卸下时,李云龙和魏大勇己经用特制工具在底部切出个缺口。趁着工人午休的空档,两人如壁虎般贴着阴影移动,迅速钻进排水渠。
渠内恶臭扑鼻,但正如段鹏所说,首通建筑内部。魏大勇的左臂成了天然光源,照亮了前进道路。爬行约百米后,他们听到头顶传来日语对话:
"...第三批受试者己经准备就绪..."
"...博士要求增加血清浓度..."
"...不行!上次超标导致十二人爆体而亡..."
李云龙轻轻顶开排水栅栏,两人悄无声息地钻出来,发现身处一个设备间。透过门缝望去,外面是条明亮的走廊,穿白大褂的日本人匆匆来往。\m?y/r\e`a-d\c-l,o^u/d/._c¢o~m?
"分头行动。"李云龙比划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