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过俘虏了吗?"
"正在审。不过..."赵刚压低声音,"王特派员回来了,说要亲自审。"
李云龙眉头一皱。自从山洞事件后,总部派来调查的王特派员就一首神出鬼没,今天突然出现,恐怕不是什么好事。
团部院子里,王特派员正襟危坐在一张太师椅上,面前跪着三个伪军俘虏。见李云龙进来,他微微颔首:"李团长,今天的行动很成功啊。"
李云龙敬了个礼:"特派员什么时候到的?怎么不提前通知一声?"
"刚到。"王特派员推了推眼镜,"听说你们抓了俘虏,我来看看能不能问出点情报。"他转向俘虏,突然用流利的日语说了句什么。
三个俘虏明显一怔,中间那个下意识回了句日语。王特派员冷笑一声:"果然是日军假扮的。"
李云龙和赵刚面面相觑。王特派员解释道:"这是日军特种部队,专门伪装成伪军或八路军,执行暗杀和破坏任务。最近周边几个根据地接连遇袭,都是他们干的。"
审讯很快有了结果。这支部队代号"樱花",隶属日军华北特别行动队,任务是破坏八路军根据地,暗杀高级指挥员。?白.马`书+院- ?首?发!更令人震惊的是,他们透露日军正准备对太行山区使用一种新型毒气!
"毒气?"李云龙拍案而起,"小鬼子敢违反国际公约!"
王特派员神色凝重:"据情报,这种毒气叫'樱一号',无色无味,吸入后三分钟内致命。日军计划在下一次扫荡中使用。"
赵刚立刻提议:"必须马上通知总部,让各根据地做好准备!"
"来不及了。"王特派员摇头,"日军己经开始调动,最快三天内就会行动。当务之急是制作简易防毒装备。"
李云龙沉思片刻,突然眼睛一亮:"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毒气吗?"
"对普通毒气有效,但对'樱一号'不行。"王特派员说,"需要活性炭过滤。"
"活性炭..."李云龙想起小时候老家用木炭净水的法子,"我有办法!老赵,立刻召集各连连长开会!"
紧急会议上,李云龙提出了一个大胆计划:一方面加紧制作简易防毒面具,一方面主动出击,打乱日军部署。他指着地图说:"鬼子要放毒气,肯定先从外围村庄开始,逼老百姓往山里跑,把毒气带进根据地。咱们反其道而行,先疏散群众,然后在鬼子必经之路上设伏!"
"防毒面具怎么做?"一营长张大彪问。
李云龙拿出个奇怪的设计图:"用猪膀胱做储水袋,中间填压实的木炭粉,再缝上棉布带子。虽然简陋,但能顶一阵子。"
会后,整个根据地都行动起来。妇女们连夜缝制防毒面罩,孩子们收集木柴烧炭,青壮年则配合部队挖陷阱、埋地雷。李云龙亲自带人试验面罩效果——把一只戴着面罩的鸡和一只没戴的同时放进充满辣椒粉的帐篷里。半小时后,没戴面罩的鸡己经奄奄一息,而另一只还能扑腾。
"管用!"李云龙满意地拍拍手,"加紧生产,每人至少配两个!"
第二天拂晓,侦察兵报告发现日军大部队正向马家沟方向移动,至少有八百人,还带着十几辆大车,估计就是毒气装备。李云龙立即下令按计划行动:老乡们撤往深山,民兵配合主力部队设伏。
"猎鹰小队到位了吗?"李云龙问通讯员。
"报告团长,己经就位!"
"猎鹰小队"是李云龙新组建的特种狙击小组,由五名神枪手组成,装备着三支经过改造的步枪——枪管加长,准星精细调整,还配了简易瞄准镜。这些"土狙击枪"虽然比不上专业装备,但在五百米内足以致命。
伏击点选在马家沟外的一片桦树林。日军队伍大摇大摆地行进着,完全没意识到死亡正从树梢上降临。第一声枪响时,骑在马上的日军少佐一头栽了下来。紧接着,第二枪、第三枪...短短两分钟内,五名军官被精准狙杀!
日军顿时大乱,士兵们盲目地向树林扫射,却找不到狙击手的位置——猎鹰小队早就按李云龙教的"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战术转移了。
"进攻!"李云龙一声令下,埋伏在两侧的战士们同时开火。更妙的是,前一天夜里,工兵组在路面下埋了"跳雷"——这是李云龙设计的土武器,用陶罐装炸药,上面盖层铁钉,爆炸时能蹦起一人多高再炸开,杀伤范围极大。
"轰!轰!"接连几声巨响,日军队伍中间腾起数团火球,破碎的弹片和铁钉如雨点般洒下,顿时倒下一大片。
战斗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