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备用笔记本——这是他在丢失那本后重新整理的,用只有自己能看懂的符号记录着关键历史节点和军事技术要点。
"必须加快准备了..."李云龙喃喃自语。按照历史,百团大战后日军将进行疯狂报复,华北根据地将进入最艰苦的时期。他必须在这之前尽可能提升部队战斗力。
第二天,李云龙召集兵工厂的骨干开会。简陋的草棚里,王铁匠和几个工人紧张地等着团长指示。角落里,一个瘦小的年轻人正专心致志地摆弄一个奇怪的金属部件。
"那是谁?"李云龙问道。
"我徒弟,陈石头。"王铁匠回答,"这小子手巧,您上次画的迫击炮草图,他给改进了一下,试射能多打五十米呢!"
李云龙来了兴趣,走过去查看。陈石头不过十八九岁,面黄肌瘦,但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他手中的部件正是李云龙设计的简易迫击炮的击发装置,但做了巧妙的改进。
"这是你想出来的?"李云龙惊讶地问。
陈石头紧张地点点头,结结巴巴地解释了自己的改进思路。李云龙越听越吃惊——这个没受过任何正规教育的农村孩子,竟然无师自通地掌握了基本的机械原理!
"好小子!从今天起,你专门负责武器改进!"李云龙当场拍板,又对王铁匠说,"把咱们最好的工具给他用,需要什么材料尽管提!"
离开兵工厂,李云龙的心情好了许多。像陈石头这样的天才,正是中国未来的希望。正走着,他看见王秀兰挎着药篮从山上下来,篮子里装满了新鲜的草药。
"团长!"秀兰高兴地跑过来,"我采了些止血的草药,您看,这是三七,这是白芨..."
李云龙突然想起现代军队中的战地急救包,一个想法浮上心头:"秀兰,想不想学做更方便的止血药?"
秀兰眼睛一亮:"想!"
"跟我来。"李云龙带着她来到医疗队的草棚,用简陋的工具示范如何将草药提炼成粉末,再加入适当辅料压制成药片,"这样携带方便,使用也快捷。"
秀兰学得极快,还提出了改进建议。李云龙看着她专注的侧脸,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在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正是这些普通人的坚韧与智慧,支撑着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
夕阳西下,李云龙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望着远方的群山。笔记本丢失带来的危机暂时化解了,但他知道,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山本一木绝不会善罢甘休,日军对根据地的扫荡只会越来越残酷。
"来吧,小鬼子。"李云龙轻声自语,握紧了腰间的驳壳枪,"让你们见识见识,什么叫做中国军人的智慧与勇气!"
远处,赵刚正向这边走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表情严肃。新的挑战己经在眼前,而李云龙将再次用他超越时代的军事才能,带领新一团在血与火中淬炼成钢!
---